《黎明》鑒賞
作者: 曹增渝
高長虹
那在天空響著的是什么聲音呵?
我今早才登上這山的頂巔!我今早才登上這人群的頂巔,
空氣流動呵!自由地流動呵!
那在幾乎望不見的蒼茫的下面象帶著什么神秘隱藏著在的不是太陽嗎?哦,它一定是帶著偉大的意義!
只是這樣蒼茫!一切都這樣蒼茫!一切都這樣灰白色分不出明暗!
連星們都把她們的俊俏的眼睛閉了。星們呵,你們是怕看見黑暗嗎?你們是怕看見光明嗎?但是,白日快要到了。
空氣!流動呵!你帶著我的聲音告訴給全世界:白日快要到了。
只是這樣灰白色!我望不見我的鄰山!鄰人們,你們都還沒有醒來嗎?
我今早才算逃出了那里,那被黑夜封鎖著的!
那在下邊,那在擁擠著的,那在呻吟著的——那是一個噩夢!
那在夢魔的指揮之下夜游的人們,我的兄弟們呵,我的兄弟們,你們再不會疲嗎?白日快要到了!
那是從太陽來的聲音。不然,那是從天空來的聲音。不然,那是從地底來的聲音。不然,那是我自己的心的顫動。
我的心在跳了!那在擁擠著的,那在呻吟著的,便是我自己的心!
一座戰(zhàn)場,建立在我的心上,多么無意識的,怪異的,渾亂的沖突呵!
喂!我的鄰山!你為什么癡立著象一尊石像?
鐘聲還沒有響嗎?那可以吞沒了一切啾嘈的洪亮的聲音,那預(yù)示太陽之將升的?
弱者倒在我的腳下。站起來呵,去反抗那些強者!
強者也將要倒了。他們將要永遠站不起來。哦,究竟誰是強者呢!
天是這樣的昏暗!天是這樣的昏暗!地是這樣的昏暗!
太陽!
太陽!
謳歌黎明,是現(xiàn)代中國作家筆下常見的主題。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使他們不約而同地寄希望于大的社會變動,寄希望于舊秩序的土崩瓦解。于是,黎明便成了預(yù)示著光明、預(yù)示著新世界誕生、新生活開始的象征。這篇題為《黎明》的散文詩當(dāng)然也不例外。
然而這里所抒寫的具體感受和想象,卻絕對是屬于作者個人的。
作品中描繪的,是一種近于夢幻的境界。抒情主人公——“我”逃出了黑夜的封鎖,獨自登上了山峰的頂巔。周圍是一片分不出明暗而又隱藏著神秘的灰白色的蒼茫。只有空氣在自由地流動,傳遞著白日即將到來的消息。“我”激情難捺地尋找著太陽的所在,焦急地期盼著鄰人們的覺醒。
引人注目的是,這里并不是一個沉寂平靜的世界,而是到處充滿著焦灼不安和躁動不寧的氛圍。作者讓整個畫面從一開始就回響著一種充滿神秘感的巨大聲音。經(jīng)過中間的充分渲染,才點出這聲音并非來自太陽、來自天空、來自地底,而是“我自己的心在顫動”。這就大大強化了筆下的主觀色彩,使這個黎明前的世界完全沉浸在抒情主人公情緒的波流中。加之“我”直抒胸臆的表白和急切的呼喚,更使作品產(chǎn)生了一種強大的感情沖力,充分顯示了作者激烈、狂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