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格,斯特凡作品分析
【介紹】:
德國象征主義*的代表詩人。生于賓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親是一個酒商。格奧爾格在柏林大學讀哲學、文學和藝術史,還曾多次到歐洲旅行。在法國,格奧爾格結識了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馬拉梅、*魏爾蘭,還有紀德和羅丹等人,1892年他創辦文藝刊物《藝術之頁》。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德爾堡過著一種脫離現實的生活。他不愿與法西斯主義合流,但法西斯仍然利用他的思想為第三帝國服務。1933年他去瑞士,不久在洛迦諾附近的米努西奧逝世。
格奧爾格反對德國的自然主義,而把法國的象征主義作為楷模。他是象征主義在德國的代表作家,他的詩追求形式美,認為這種美才是藝術價值的真正所在。他的詩還具有一種反理性和反人道的傾向,形式上的唯美主義和思想內容上的反理性主義,曾得到一些人的共鳴,因此在他周圍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文學史上稱之為“格奧爾格派”*。他的詩集有《頌歌》(1890)、《朝圣》(1891)、《阿爾加巴爾》(1892)、《心靈之年》、(1897)、《第七枚戒指》(1907)、《新的帝國》(19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