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的春秋
【4458】失敗者的春秋
(劉勃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3萬字,2019年6月第1版,38元)
5編14章:1.諸夏編:[1]文魯殊途;[2]河南三強;2.崩壞編:[3]內外戰亂;[4]戎狄交侵;3.始霸編:[5]霸業初起;[6]尊王攘夷;[7]霸政之殤;4.變霸編:[8]晉國往事;[9]國位之爭;[10]晉文之譎;5.爭霸編:[11]此路不通;[12]晉楚爭霸;[13]貴族黃昏;[14]華夏邊緣。
中國的早期歷史很模糊。傳統的講法是從三皇五帝開始,接下來是夏商周三代。三皇是何許人也?漢朝人眾說紛紜。司馬遷對他們的事跡似乎抱有極大的懷疑,所以《史記》跳過三皇,直接從黃帝寫起,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紀》。
宋代以后,中國軍人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下,乃至產生了“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之類的俗諺。
讀書人喜歡把自己比作女人,比如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又比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名言。
“論卑而易行”,不做高遠的政治規劃,根據具體形勢,摸著石頭過河。齊桓公和管仲可能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頒行的政策與法令,是來自古老系統還是改革創新,不過“與俗同好惡”,以求最大化地激發齊國社會的活力罷了。
殤是“不成人也”。
一個時代的人,只能干一個時代的事。
這個大趨勢,你喜歡,或者不喜歡,它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