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實錄
【4204】大國糧倉: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實錄
(朱曉軍、楊麗萍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2萬字,2018年11月第1版,39元)
16人之訪談。沒什么值不值,問心無愧就夠了;有家有孫有老婆,這日子還行;沒有上山下鄉也不可想象;這是我人生的一片凈土與沃土……
“三十不改行,四十不學藝”。
口述實錄文學是20世紀后半葉誕生于世界文壇的一種新的文學體裁。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共和國史上一樁大事。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轉引毛澤東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這是共和國發出的第三次上山下鄉號召,第一次在1955年12月,毛澤東說:“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文革”前,全國已有129萬城市青年上山下鄉。
1955年以來,全國有1776萬知青奔向“廣闊天地”,其中有一大批下鄉到北大荒。
北大荒,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僅剩黑龍江北部的嫩江流域,三江平原與黑龍江中下游,即東經123°至134°,北緯44°至50°,面積5.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臺灣地區的1.5倍,以色列的2.2倍,新加坡的76.9倍。這是世界上一塊稀有的黑土地,世上最珍貴的土壤資源。全球這樣的黑土帶僅三塊:一塊在歐洲——第聶伯河畔的烏克蘭;一塊在美洲——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塊在亞洲——中國的東北角。
北大荒精神的內涵是: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