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與新科學
【3315】領導力與新科學
(〔美〕瑪格利特·惠特利著,簡學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8.3萬字,2016年1月第1版,54.9元)
△共10章:[1]發現有序的世界:控制式管理的困境;[2]量子時代的牛頓組織:組織關系與權力;[3]空間不“空”:無形的場與組織價值;[4]世界的參與特性:“好奇害死貓”與參與式管理;[5]平衡與變化:組織變革的關鍵法則;[6]信息的生命特征:組織溝通與信息管理;[7]奇異吸引子:混沌對領導者的啟示;[8]變化是生命的本能:建立彈性組織;[9]科學管理2.0:參與式管理與自主決策;[10]現實世界:救災與反恐。
〇從量子物理、自組織系統和混沌理論的角度去思考創新和發展。在任何一個組織里,領導者都必須用生物思維模式代替牛頓思維模式。
〇用友用20年從“一間房”到“一棟樓”,發展到現在以“世界級”為關鍵詞的“軟件園”階段。“簡單的指導原則具有無比強大的威力”。尼采:“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幾乎能克服一切問題”。
〇在量子世界里,關系是決定萬事萬物的關鍵要素。
〇新科學使我們懂得了:自主和簡單化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最愛。
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序中包含著秩序,秩序中也包含著無序。
〇愛是權力最寶貴的源泉。
〇由于權力是能量,它就必須在組織內流動,如果將組織改造為參與式管理或自助式管理團隊,使權力能在組織中共享,往往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創造力。
〇組織所擔心的環境問題是組織自己構造出來的。我們不要為弄清真相而進行無休止的爭論,而要找出發揮效力的解決辦法。
〇建立愿景是在創造力量,而不是構建一個空間;是在創造影響,而不僅僅是設定一個目標。
〇界限不僅是用來區分彼此的,而且也是溝通與交換的場所。
〇自組織越自主,就越有秩序。
〇停滯、平衡、均衡等都是暫時的狀態。而動態、適應的創造過程將一直進行下去。
〇喬普拉說:“我們每個人都更像河流,而不是固化的實體”。
〇重要的不是哪個人或哪個職位負責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哪些能量、技能、影響、智慧可用來解決問題。
〇從本質上說,生命的過程就是組成模式的過程。
〇系統是通過清晰的內核獲得秩序的,而不是通過強加在外圍的限制。
〇領導者的責任首先是建立這些準則,然后是幫助組織遵守這些準則。
〇如果一個系統運轉不良,恢復良好狀態的方法是:在其內部建立更多的聯系。
〇指導科學探索的原則之一是:大自然在各個層次上都具有相似性。
〇在新科學的每一個分支,比如生命系統理論、量子物理、混沌理論、復雜理論中,我們都發現生命根本離不開“參與”。
〇領導者要主動成為大家的幫手,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積極肯干,接受他們的領導。
〇災害發生時,最需要的就是快速反應。
〇人們會自己找到解決辦法,并且能利用好他們所提供的資源。
〇生命中出現黑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如果我們時不時地落入深淵,這也是毫不為奇的。
〇未來世界將不再需要單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極強邏輯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復合型人才。優秀的人往往通過閱讀建立足夠強大的抽象思維能力,獲得異于眾人的思考和整合能力。未來,將屬于終身學習者!而閱讀必定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查理·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也沒有。巴菲特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2017年12月2日晚上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