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作品分析
一譯《兇殺》。美國新新聞主義*小說的奠基作和代表作。作者為杜魯門·卡波特*。寫于1965年,1966年出版。小說直譯名應為《處在冰冷的血水之中》,副標題為《一個復雜的兇殺案件及其原因》。
小說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59年的一天,兩個作案分子溜進堪薩斯州霍爾利姆一個富裕的農民家中行竊,他們殘酷地殺死了一家四口人:父親、母親和兩個孩子。作案后,二犯逃往墨西哥。后被捕,旋被判死刑。犯人向最高法院上訴失敗,于1965年被處以絞刑。作家在案發后,一直注視著事態的發展。他花費6年時間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又與案犯談話,并錄了音。小說出版后,轟動了美國社會和美國文壇。作家稱它是“非虛構小說”。此書一直暢銷,很多人也效仿這種文體,一時間“非虛構小說”竟變得十分時髦起來。從此世界文壇便出現了一個新的派別:新新聞主義。
小說呼喚著對于受害者的同情,謳歌了正義的勝利。盡管作家努力保持冷靜與超脫,但他的愛憎仍可時見端倪。小說輔以極小部分的細節與調整,這并不影響它整體的歷史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