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論韓公文》譯文與賞析
論韓公文
論韓公文
【原文】
劉夢得、李習之、皇甫持正、李漢[1],皆稱誦韓公之文,各極其摯。劉之語云:“高山無窮,太華削成。人文無窮,夫子挺生。鸞鳳一鳴,蜩螗[2]革音。手持文柄,高視寰海。權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聲名塞天。”習之云:“建武以還,文卑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拔去其華,得其本根。包劉越嬴,并武同殷。六經之風,絕而復新。學者有歸,大變于文。”又云:“公每以為自楊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為文,未嘗效前人之言而固與之并,后進之士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視以為法。”皇甫云:“先生之作,無圓無方,主是歸工,抉經之心,執圣之權,尚友作者,跂邪衒異,以扶孔子,存皇之極。茹古涵今,無有端涯。鯨鏗春麗,驚耀天下,栗密窈眇,章妥句適,精能之至,鬼入神出,姬氏以來,一人而已?!庇衷疲骸皩傥囊庹Z天出,業孔子、孟軻而侈其文,焯焯烈烈,為唐文章”。又云:“如長江秋注,千里一道,然施于灌激,或爽于用?!贝苏撘詾椴恢?。漢之語云:“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鳳躍,鏘然而韶鈞鳴,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澤于道德仁義,炳如也?!笔撬娜苏?,所以推高韓公,可謂盡矣。及東坡之碑一出,而后眾說盡廢,其略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歷唐貞觀開元而不能救,獨公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豈非參天地而獨存者乎?”騎龍白云之詩,蹈厲發越,直到《雅》、《頌》,所謂若捕龍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
【注釋】
[1]劉夢得: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2]蜩螗(tiáotánɡ)革音:蜩螗,比喻喧鬧、紛擾不寧;革,改變。
【譯文】
劉禹錫、李習之、皇甫持正、李漢,都極為真誠地稱贊韓愈的文章。劉禹錫稱贊說:“無計其數的高山,唯華山險要峻削。人文才子層出不窮,誕生了韓夫子。鸞鳳一聲長鳴,蜩螗便改變了聲音。你手持文權,俯視海內九州。你評論高下,一舉一動令世人瞻仰。三十余年間,你的聲名已經充滿天地之間。”李習之稱贊說:“自東漢光武帝建武以來,文風卑弱、文質喪失、文氣萎靡,文體敗落。剽竊吞剝之風大作。而文公你拔其精華,得其本根,上循商、周、秦、漢,使六經樸實的文風絕而復新。天下學文的人也有所遵循,從而大大變革了文風?!崩盍曋终f:“韓文公常以為自楊雄以后,就沒有真正的作家出現。他所作的文章也從來沒有模仿過前人,卻總是能和前賢并駕齊驅。后來人有志學習古文的,沒有不把他的文章看做楷模的。”皇甫持正稱贊韓愈的文章:“先生所作的文章,無論形式和內容,都十分高妙。他深入鉆研六經的精髓,掌握圣人權衡事物的觀點,與天下作家為友,堅決抵制異端邪說并與之斗爭,來扶助孔子,以保衛偉大的儒家思想標準。他的思想包古含今、無邊無際。他的文章筆力雄健、辭藻華麗,震驚天下,內容充實縝密,章句妥帖美妙,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從周代以來,也只有他一人而已?!彼终f:“先生作的文章,立意、語言都像是自天而降。他學習孔子、孟子并以文章發揚他們的思想,鮮明壯美,是唐代散文的新篇章?!庇终f:“先生的文章,就像長江秋水的洪流,一瀉千里,氣勢宏偉,而如用于灌溉,可能就是大材小用了?!边@一點似乎是不太了解韓愈。李漢評論韓愈的文章說:“韓文公的文章奇詭如同蛟龍在飛翔,文采如同是虎鳳在跳躍,語言鏗鏘有力如同韶樂在鳴奏,文章如同日光般玉潔,表現出周代六經中的感情,孔子的思想,千姿萬態,最終還是對道德、仁義的潤澤和表現,這是非常明顯的?!边@四個人對韓愈文章的評價可謂是淋漓盡致了。當蘇東坡的《韓文公廟碑》一問世,所有的贊美語都顯得蒼白無力了。蘇東坡說:“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卻能成為百代宗師,說出一句話就能成為天下人效法的準則,這都是因為他的成就可以和天地的化育萬物相提并論,和國家命運的盛衰有密切的關系。自東漢以來,儒道衰喪,文風敗壞,經過唐朝貞觀、開元兩個興盛時期也未能挽救,只有韓文公自己談笑著揮斥邪說,天下的人都瘋狂地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重新回到正道上來。他的文章使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代以來衰敗的文風得到振興,他宣揚儒道,把天下人從沉溺中拯救出來,這難道不是贊助天地、關系盛衰、浩大獨立的正氣嗎?”后來,蘇東坡又寫了一首騎龍邀游白云鄉的詩,慷慨激越,一直追隨《詩經》中雅、頌的風格,這就像捕龍蛇、搏虎豹一樣的宏大??!
【評析】
韓愈的文章在他生活的時代就產生了巨大影響。蘇軾對韓愈作了定論性的評價,并且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以蘇軾的雄才,能讓他如此佩服的有幾人呢?應該說韓愈是影響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人物,對后世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承前啟后,開創了新的一代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