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婁(lóu)》姓起源
139 婁(lóu)
139 婁(lóu)
【尋根溯源】
婁姓源自姒姓。周武王滅商之后,將夏禹之后東樓公封于杞(今河南杞縣)。春秋時期東遷于今山東諸城一帶的婁邑。其子孫均以婁為姓。
【變遷分布】
唐代以前,主要在河南、山東、山西、浙江分布,在山西、浙江形成兩個中心,并在東陽郡(今浙江金華)形成郡內望族。宋代以來,在河北、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山東等地均有分布,在浙江溫州、紹興、嘉定、嘉興等地分布最為集中。
【名人薈萃】
婁師德:唐朝大臣、名將。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曾任監察御史,應詔從軍,功吐蕃,八戰八捷。后官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宰相),掌管朝政,總管邊要達30年之久。為人寬厚,能容人。他的弟弟當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時,他問:“容寵已極時,你怎樣避免別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說:“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臉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說:“不要抹掉,要心平氣和地讓唾沫自己干掉。”卒后贈涼州都督,謚曰貞。
婁諒:明代著名理學家。江西上饒人。明景泰年間舉人,官至成都訓導。著名政治家、哲學家王守仁(陽明)少時曾拜他為師。并得到“圣人可學而致之”的啟迪。
婁妃:原名婁素珍,明代女詩人、書法家。江西上饒人。博學多才且頗有政治見地。寧王朱宸濠的嫡配妻子。寧王起兵謀反,婁妃屢諫不聽。兵敗被殺。臨終前嘆曰:“昔商紂聽婦人之言而亡,吾不聽婦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兵部郞中婁忱長女。著名理學家婁諒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