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不必飲恨吞聲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自古皆有死,不必飲恨吞聲

自古皆有死,不必飲恨吞聲

季先生語錄:

江淹的《恨賦》最后兩句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第一句話是說,死是不可避免的。對待不可避免的事情,最聰明的辦法是,以不可避視之,然后隨遇而安,甚至逆來順受,使不可避免的危害性降至最低。如果對生死之類的不可避免性進行挑戰,則必然遇大災難。“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秦皇、漢武、唐宗等等是典型的例子。既然非走不行,哭又有什么意義呢?反不如笑著走更使自己灑脫、滿意、愉快。這個道理并不深奧,一說就明白的。我想把江淹的文章改一下:既然自古皆有死,何必飲恨而吞聲呢?

誠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有生必有死。死生乃人間大事。但是,好生惡死,亦是世間常情。如此看來,死亡似乎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縱然如此,但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才高八斗,還是大富大貴,抑或是德高望重,都免不了一死。長生不老,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幻想與追求,然而,即便是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醫學所能做的,也不過是盡可能地延長人們的壽命。若想永生永世,無異于異想天開。

如此看來,人生幾十年,忙忙碌碌也好,風風光光也好,落拓形跡也罷,到頭來,終歸要以死亡為歸宿。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應當對死亡持以什么樣的態度呢?季先生說:“我覺得,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用不著傷春,也用不著悲秋,嘆老不必,嗟貧無由。將來有朝一日離開這個世界時,我也決不會飲恨吞聲。”

的確,生死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帶著生命來,也將帶著生命而去。即便人們的智慧再高,但是,仍然不能改變和創造規律。所以說,談到死亡,面對死亡,我們要看得開。要知道,自古皆有死,人必有一死,不必飲恨吞聲。若不然,成天因為死亡而憂傷,而擔心,而害怕,活得戰戰兢兢,這樣的生活,又有什么樂趣?這樣的人生,又有什么成就?

人生在世幾十年,即便我們最終必將死去,可能到頭來,一切終成空。但是,我們必須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這不僅是從容對待死亡的表現,更是重視生命,成就有意義的人生的表現。

從季先生的散文《八十述懷》、《九十述懷》與《迎新懷舊》中,我們不難體味到季先生面對死亡時的豁達與從容。季先生說自己是陶淵明的虔誠信徒。他非常欣賞陶淵明的一首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季先生還把這首詩當做是自己的座右銘,他說:“我感到,我現在大體上能夠做到了,對生死之事,我確實沒有多慮。關鍵在一個‘應’字,這個‘應’字由誰來掌管,由誰來決定呢?我不能知道,反正不由我自己來決定,既然不由我自己來決定,那么——由他去吧。”

所以,季先生從容地說:“自古皆有死,何必飲恨而吞聲?”

確實,人生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盡”,要死的,所以,死亡面前,不必戰戰兢兢,要如季先生一樣從容面對。這樣,才能讓未“盡”的生命絢麗。否則,終日惶惶恐恐,或者借故渾渾噩噩,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更是對死亡的逃避。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生活態度。人生中,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生死觀,珍惜生命,從容淡定地面對死亡,這樣才能看開生死,收獲生命與人生的意義。

據說,佛陀在世時,碰到一個抱著死去的孩子到處求醫的母親。

這天,這位母親找到佛陀,懇求佛陀救活自己的孩子。

佛陀看到這位因痛失愛子而近乎發狂的母親一時無法從容地接受孩子已經死去的事實,于是只好告訴她說:“你的孩子能救活,但是你要先去付出、盡心。”

這位母親一聽,連忙答應。

佛陀見狀,便對她說:“只要你能向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討到芥菜子,我就能讓你的孩子復活。”她想,這個好辦,心中大喜,覺得自己的孩子有救了。于是,這位母親便挨家挨戶去討芥菜子。

每到一戶人家,她就問人家:“請問你們家死過人嗎?”結果,家家都有芥菜子,但是家中沒死過人的家庭,不論她如何盡心盡力地去找,都找不到。

最后,這位母親空手而歸。佛陀見她回來了,便慈祥地問她:“找到了沒有?”

她只好如實地回答說:“芥菜子家家都有,只是不曾死過人的家庭怎么找都找不到。”

聽完她的回答之后,佛陀平靜地對她說:“人生有生必有死,生命無常,沒有長短的固定。因緣來人間,因緣而消散,何必苦苦追求呢?”

這位母親聽完佛陀的話,心平靜了下來,終于明白,生死無常,無法強求。于是她靜靜地抱起了孩子,準備好好安葬他。

這就是人間的常態——有生必有死。每個人都要從新生走向衰老而至死亡,這種自然規律,就像小鳥要唱歌,花兒要開放一樣普通而又平常。對于一個豁達的人來說,看透生死,雜念頓消,才能擺脫世俗的糾紛。禪宗哲學家對于生死,提倡一種置生死于度外的兩忘法,主張不執著于生,也不執著于死,人只要順應自然地生活,就可以從容生活。季先生恰恰就做到了這一點,他能夠把握住現世,踏踏實實地學習、工作和生活,從而體現出其生命的全部意義。

平凡如你我,也要看開生死。不必貪生怕死,也不要奢望長生不老,即使不能如莊子那般在面對妻子的生死時鼓盆而歌或者在面對自己的生死時平靜如常,也要如季先生般從容鎮定地看待死亡,“須盡便盡”,不必飲恨吞聲。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人生心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污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草福利资源网站免费|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军人武警gay男同gvus69| www.精品国产| 91精东果冻蜜桃星空麻豆|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91精品国产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天天看免费高清影视|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fc2ppv在线观看|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五月天色婷婷丁香|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噜噜影院无毒不卡|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一 | 日本三级黄色片网站|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qvod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