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三本書
《阿登1944》(Ardennes 1944),由維京(Viking,an imprint of Penguin Books)出版,是著名二戰戰史作家托尼·比弗(Antony Beevor)2015年的新作。1944年冬,德國戰敗已成定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軍光復巴黎,東線蘇聯紅軍已攻入德國本土,摧枯拉朽,勢不可當。希特勒孤注一擲,調集德軍最后的精銳,在法國阿登地區對美軍發起攻擊,史稱“阿登之戰”。由于天氣惡劣,美軍空軍無法起飛。德國黨衛軍精銳裝甲師所向披靡,打得美軍抱頭鼠竄,望風披靡。但天氣轉晴之后,美軍大批戰機出動,炸得德軍坦克東倒西歪,德軍龜縮一隅,不敢出動。美軍轉敗為勝。自此之后,德軍在西線戰場再也無力發動攻擊。
《阿登1944》英文原版封面
《阿登1944》披露了新史料。比如,德軍殺俘虜,美軍也殺俘虜,而且是美軍高級將領慫恿殺俘。再如,在戴高樂的懇請之下,美軍第28師在巴黎武裝大游行——不是為了震懾德軍,而是為了震懾非戴高樂派的法國抵抗力量。但《阿登1944》一書的重要意義在于,西方近年刮起一股翻案風,妄圖夸大盟軍在對德作戰中的作用,《阿登1944》就是其中最新的代表作。
《諜海紅顏》英文原版封面
《一個非常危險的女人》(A Very Dangerous Woman)是Oneworld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寫實傳記,是蘇俄時代一位亂世佳人的故事,書名不妨譯為《諜海紅顏》。莫拉·布德伯格(Moura Budberg)是立陶宛的一位公爵夫人,“十月革命”后同時為英國情報機關和蘇聯情報機關效力,最后定居英國,終老他鄉。
莫拉與高爾基同居多年,被視為事實夫妻。莫拉天生麗質難自棄,很多文壇老將為之神魂顛倒,心猿意馬。高爾基、英國作家W. H.威爾斯(Wells)和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都有經典傳世,為人指點迷津,自身應當有坐懷不亂的定力,但都拜倒在莫拉的裙下。或許,如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所言,老房子失火更沒有救。但莫拉真正傾心的是英國間諜格羅伯特·布魯斯·洛克哈特(Robert Bruce Lockart)。
《諜海紅顏》一書的兩位作者是德博拉·麥克唐納(Deborah McDonald)和杰里米·德龍菲爾德(Jeremy Dronfield),一位是學者,一位是記者,兩人聯袂著書,既有學者的嚴謹考證,又有記者的妙筆生花。
《行動的勇氣——關于危機和危機后的回憶錄》(The Courage to Act—A Memoir of a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2015年由Norton出版社出版。英文書名中的“勇氣”一詞前還加了定冠詞“the”,特指專屬勇氣,應當是特指專門屬于作者伯南克的勇氣。這位美聯儲前主席確實余勇可賈,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為華爾街銀行海量送錢。但華爾街對其仍有微詞,指責其對雷曼兄弟公司(以下簡稱雷曼)見死不救,結果引起連鎖反應,造成金融海嘯。伯南克現在也承認,當時應當救雷曼,但2008年他公開表示,雷曼咎由自取,政府沒有必要援手。在其回憶錄中,伯南克又改口,堅稱當時是真心要救雷曼,但苦于力不從心,愛莫能助。他擔心承認無力救雷曼,勢必引起市場恐慌,所以才說了違心的話。
伯南克沒有任何自我批評的精神,不遺余力地自我辯解,自我吹噓,沒有對資本市場和美國劫富濟貧的制度提出質疑。如果用一句話為此書批注,那就是“伯南克是資本市場死不改悔的當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