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鞏(gǒng)》姓起源
370 鞏(gǒng)
370 鞏(gǒng)
【尋根溯源】
鞏姓源自姬姓。周朝周敬王時,有公族大夫簡公為王室卿士,其封邑在鞏(今河南鞏義),其子孫便以邑為氏,稱鞏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活動。漢唐時期,向東部沿海地區擴展,在今山東中南部地區形成名門大族,以山陽郡(今山東省金鄉縣一帶)為郡望。宋代以來,在河北、山東、安徽等地有所分布。當今姓氏中,名列第二百六十二位,長江以北各省都有零散分布。
【名人薈萃】
鞏庭芝:宋代大臣、學者、教育家。浙江武義人。鞏庭芝少時,受業于名儒,左諫議大夫劉安世。進士,官左承議郎,服五品。歷任監南岳廟,嚴州建德縣尉,太平州錄事參軍。晚年由諸暨知縣提任左承議郎,太中大夫,主管臺州崇道觀。政務與講學之余,專事著作。其著作之富,被陸游譽為“經為人師,行為世范”。
鞏豐:南宋詩人。鞏庭芝之孫。曾拜朱熹為師,敏而早成。中進士,出任漢陽教授,福州帥司公事幕,講授義理之學,影響遠近。后調任臨安知縣,江東提刑,政事從簡,刑罰從寬,人皆贊揚。豐勤于作文,尤善為詩。
鞏信:宋臣。他為人沉著冷靜,智勇雙全。官江西招討使,隸屬文天祥部下。他到了江西之后自己招兵買馬,集兵三千余,親自訓練,作好戰備。元兵南下,他親率兵馬與元軍交戰,身受重傷后,便投崖而死,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