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爹》中的法官
近年來,國內歌頌美國大法官的譯作不少。如果只讀這些譯作,或是只讀這些法官所撰寫的判決書,就會有一種錯覺,以為美國的法官近于圣人,不分白晝黑夜地考慮兩條路線的斗爭,一心撲在工作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其實不然,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或許私心雜念較少,但廣大法官還是五心不定、六根不凈。圣人少而又少,或許根本沒有。試想,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我們愿意稱為恩師的不過一二人而已,也很可能一個都沒有。反過來也一樣,好學生難找,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高徒不過七十二人。同樣,大多數法官還是常食人間煙火。美國的大部分法官是州法官,這些法官大多并不考慮路線斗爭,主要是考慮盡快結案,還有不少私心雜念,而且不愿與自己頭腦中的私心雜念作斗爭。
《法官老爹》電影海報
冠冕堂皇的判決書反映不出法官的內心世界,反倒是虛構的影視作品更能反映真情。法律是道貌岸然地說假話,而藝術則是以妄言說真情。2014年美國影片《法官老爹》(The Judge)就講述了一個法官行兇殺人的故事。
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位叫約瑟夫·帕爾曼(Joseph Palmer)的老法官。他在這里生活工作了多年,頗受當地居民的愛戴。老法官育有三子,次子漢克·帕爾默是芝加哥的大牌辯護律師。同時也陷入了成功律師的離婚困境。美國成功人士愛離婚,并不完全是因為丈夫見異思遷,成功人士的配偶也愿意離婚:離婚可以分得很多家產,按照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離婚分財產不考慮對方是否有過錯。
世事難料,老法官被控駕車撞死路人后駕車逃逸。做律師的兒子立刻趕回家中為老父親辯護。老人家祖上積德,兒子是這樣出色的律師,可以免費提供法律服務。現實生活中,以片中老法官的收入,是請不起大牌刑辯律師的。但生活中老年人的固執,讓我們很多人頭痛:老法官不讓兒子做他的律師,非要聘請當地的一位小律師為自己辯護。可惜,當地律師不爭氣,庭上第一個回合就敗下陣來。老法官無奈,只得讓兒子上陣。大城市來的大律師果然了得,一番唇槍舌劍,一番胡攪蠻纏,就為老父親弄了一個從輕發落。
《法官老爹》丑化了非名校畢業的小鎮律師,而且還詆毀了這位律師的母校,指名道姓地說出他畢業于瓦爾帕拉爾索大學(Valparalso University)法學院。當地確有這所大學,該校約有4500名在校生,盡管瓦爾帕拉爾索大學的名氣不大,但學生卻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美國就是有這個實力:普通院校在全球也有很好的生源)。如果是贊揚或恭維一所學校,說出校名自然很好。如果是攻擊一所名校,那也是不畏豪強,讓人肅然起敬。但貶低一所地方普通院校似乎很沒有必要,而且不夠君子:地方辦校不容易,為什么還要貶低人家?或許,是編導或制片人與這所大學有什么過節。
《法官老爹》是法律故事,但也講述了兄弟關系、夫妻關系、情人關系、父女關系、父子關系。當然,最困難的是父子關系。《法官老爹》中的法官與自己的律師兒子關系就很僵。律師兒子小時候是個壞孩子,違法亂紀的事情干了不少。后來他痛改前非,奮發向上,考入美國著名法學院,在校期間成績優異,畢業后事業有成。但老法官仍然對此子很冷漠,甚至不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但對與律師兒子年齡相仿的一個罪犯,老法官卻網開一面,從輕發落,慈悲為懷。律師兒子忍無可忍,逼問法官父親,何以對自己的兒子像嚴冬冷酷無情,對兇殘的罪犯卻像春天一般溫暖。法官父親的回答是:“我在你身上看見了他,在他身上看見了你。”這就是在歌頌美國法官了:表面上冷如寒冰的法官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
《法官老爹》上映后,美國影評家的評語一般,有的甚至不算客氣,說是“演員陣容整齊,攝影優美,但落入俗套”。可即便如此,老法官的扮演者羅伯特·杜瓦爾(Robert Duvall)還是被提名為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成為歷史上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最年長者。杜瓦爾在好萊塢混跡多年,人脈很廣,早年在紐約學戲時曾與日后的巨星達斯丁·霍夫曼(Dustin Hoffman)住過一間屋。想來這些老朋友幕后多少會關照一下。杜瓦爾出身名門,父親是海軍將軍,高祖為美國最早的移民,母親的家族中有南美戰爭中的名將羅伯特·李(Robert Lee)將軍。杜瓦爾自幼酷愛演戲,出道后在影片《教父》中扮演過教父的軍師湯姆,在影片《猛鷹雄風》(The Eagle Has Landed)中扮演過一位正直的德國國防軍軍官。
《法官老爹》不是一部賺大錢的影片,預算5000萬美元,票房收入8310萬美元,賺了3000多萬美元。很奇怪,《法官老爹》一片在俄羅斯、意大利和墨西哥票房收入可觀,分別是440萬美元、299萬美元和280萬美元,幾乎占了票房總收入的八分之一。而這幾個國家的法官并不十分受人尊敬。《法官老爹》若是在國內上映,可能也會有個數百萬美元的票房。北京路邊音像店中就有不少賣此片DV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