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燕(yān)》姓起源
315 燕(yān)
315 燕(yān)
【尋根溯源】
燕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姞姓,以國名為姓。商代時封黃帝支系于燕,建立燕國,史稱南燕,地點在今河南延津,春秋時被鄭所滅,其后代以原國名命姓,稱燕姓。二是源自姬姓,是黃帝的后代,以國名為姓。西周初年召公奭受封建立燕國,都城在今河北易縣,為周代北方最大的封國,后被秦所滅。燕國公族子孫以原國名命姓,稱燕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河北一帶活動。漢唐時期,在河北、山西、陜西等北方地區分布,在河北已形成以范陽郡(今河北涿縣)為郡望的范氏名門大族。宋代以來,在河南、山東、內蒙古、江西等地都有分布,仍以北方為主,河南新蔡、淇縣至今還有燕氏家族分布。
【名人薈萃】
燕伋:孔子七十二賢之一。據燕氏家譜記載,燕伋一家三代同堂,有祖父、祖母、父親和母親。是一個家道殷實、知書好禮的耕讀傳家之旺族。燕伋的祖父名公勝,父親名公滕。當時,孔子在山東曲阜辦學授徒,聲名遠揚,世人共仰。燕伋的父親早就想讓兒子遠去山東求學。但因兒子年幼,路途遙遠,未能成行。22歲那年,他遵照父親的遺愿,負笈千里,到山東曲阜參與“杏壇”,拜師求學。
燕肅:宋代大臣。官禮部侍郎,計量發明家。山東益都人。舉進士,性精巧,造指南、記里工鼓,計算方向和里程,十分精密。又創造蓮花漏法以計時,非常準確。
燕文貴:北宋畫家。他擅畫山水、草木、人物。所作山水畫富有變化,人稱“燕家景致”,現存畫作有《溪山樓觀圖》、《煙嵐水殿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