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蔡(cài)》姓起源
155 蔡(cài)
155 蔡(cài)
【尋根溯源】
蔡姓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出自姞姓,為黃帝的直系后裔。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其中有姞姓。蔡姓是姞姓的支系,在姞部落擔任祭祀的職責,地位很高,逐漸發展成為國。商朝時,蔡國位于今河南中牟縣北,后來又遷至河南鄭州東郊祭城(蔡、祭古時通用)。周滅了商,蔡國也跟著滅亡,子孫以國為姓,稱蔡姓。二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后裔。周武王滅商后,將文王的第五子叔度封于蔡(故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他與管叔、霍叔一起監管殷的遺民,稱為“三監”。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紀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稱周公)因此臨朝攝政。管叔、叔度對此不滿,聯合武庚(商紂王之子)及東方夷族進行叛亂,周公奉命興師討伐,平定叛亂后,處死了武庚與管叔,并將叔度放逐。叔度之子胡,政績卓著,成王改封胡于蔡,稱為蔡仲。蔡仲也被后人尊為蔡姓的得姓始祖。蔡國傳二十三代,被楚國攻滅,子孫以國為姓氏,稱蔡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中原與江淮地區播遷。秦漢時期,在江漢地區居住,后在陳留郡(今河南開封以東地區)形成蔡氏望族。唐代時期,已經西播甘寧,南下閩浙,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宋代時期,形成以福建和河南、山東為代表的蔡氏兩大密集分布區。明代時期,在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有較多分布。當代尤以江蘇、浙江、廣東最為集中。
【名人薈萃】
蔡倫:東漢造紙術的發明者,東漢宦官。桂陽(今湖南省郴州)人。改進了造紙術,發明了“蔡侯紙”,被后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蔡邕:東漢時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陳留圉(今河南省杞縣南)人。他博學多才,通經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辭賦,又工隸書,曾創“飛白”書,且善畫,是東漢四大畫家之一。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后人也稱他“蔡中郎”。后漢三國時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蔡文姬:東漢時著名女詩人。蔡邕之女。她天生麗質,博學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稱。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戶曉,作品《胡笳十八拍》尤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