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宗《進補》
天氣越來越冷,正是進補身子的最佳時令。
“后天就是冬至,得好好進補進補身體了。”女人翻看著日歷,對男人說,“冬至日吃什么好?”
男人說:“羊肉怎樣,益氣補血補虛。”
女人搖著頭:“羊肉好是好,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的,挺燥熱的,你這體質,不適合吃,還是吃狗肉最補,滋補又固腎。”
“要不,換一下口味,吃貓肉最補。”男人說,“你沒聽人說,千補萬補不如貓肉補,尤其是男人吃了最見效最有力頭。”
女人馬上否決了:“我才不吃呢,貓肉有種騷味。”
兩人意見不一。
拗不過女人,男人最后只好作了讓步,順從了女人,說:“吃狗肉。”在家中,男人向來是最沒地位的,他當不了正家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女人拍板。
夫妻倆最終敲定:冬至日晚上吃狗肉。恰好這天是星期六,在縣一中讀高二的兒子波波會從學校回家,一家人好好吃頓飯。再說兒子正處在沖刺期,最需要補補身體。
男人好像突然想到一件事,他以商量的口氣跟女人說:“平時,我沒少吃別人的,卻從未請過他們,什么時候我也做一回東請他們。”
女人顯得很開明:“那倒也是,你也不能老是讓別人請,要不,人家會說你鐵公雞一毛不拔,你也得屙一回硬屎。這回,干脆把你那些朋友都請到家里來聚聚,反正多買幾斤狗肉就是。”
男人很高興。夫妻倆掰著手指,一個個進行過濾:大胡是男人最鐵的哥們,他請男人吃過最多飯,無疑他是第一個要請的;雄哥呢,不只是酒肉朋友,還是難兄難弟,這些年來,沒少幫過自己,這回他自然得到場;還有阿輝,每次家里買了好菜,都要請男人過去一起喝兩杯,這回豈能丟下他?再就是胖吳,每回他做東下館子,都得把男人喊過去一塊分享分享,這回家中聚餐,當然不能厚此薄彼遺漏他;還有就是那個老三,也不能不請……
費了大半天,男人女人終于圈定了要請的五個朋友,再加上男人女人和兒子,一共八個人。
女人想了想,便對男人說,八個人是一臺席,十個人也是一臺席,家中那臺大圓桌能坐十幾個。難得設一次家宴,她唯一的妹妹住在同一個小區里,是不是也把她一家三口一塊請過來,這樣就更有氣氛更熱鬧。
男人哪能不點頭同意?
周六這天,男人女人一改賴床的習慣,一大早就來到肉菜市場采買狗肉。運氣還算不錯,跑了好幾個攤檔,終于買到貨真價實的土狗肉。
男人廚藝好,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做狗肉煲,他最拿手。男人將狗肉放在一只大泥煲里,然后配上紅棗、枸杞、姜、茴香、陳皮等佐料,還倒上大半瓶客家糯米娘酒,用文火煲了近兩個小時,晚飯前又回爐轉了一次火。滿屋飄香,讓人不住地直吞口水。
晚上,大胡、雄哥、阿輝、胖吳、老三等朋友,女人的妹妹、妹夫、兒子一家三口全都到齊了,一個也沒落。
男人女人熱情地招呼客人入席。
餐桌上,豐盛無比,除了狗肉外,男人還做了好幾樣拿手菜。
屋內熱氣騰騰。一時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歡聲笑語。大伙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個個神采飛揚,這個稱贊男人的手藝好,那個夸狗肉煲美味可口。
男人女人和客人頻頻碰杯。
就在這時候,坐在女人和男人之間的兒子波波小聲說:“阿爸,阿媽,這么多菜,要不喊阿婆一塊吃?”
女人的臉色驟然一變,但她佯裝沒聽到。
兒子的話男人自然聽到了,他顯得很尷尬。他拍著腦袋:“看我這記性,都忘記了,你快去隔壁喊你阿婆過來。”男人有苦說不出,女人與老母合不來,三五天一小吵,半月一大鬧,弄得男人像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老母干脆搬到隔壁的老屋一個人過日子。
女人繃著臉:“就你們父子倆多事,吃飯!”
客人們面面相覷。好在女人很會打圓場,臉色馬上陰轉晴,掩飾著自己的不快,她臉上掛著笑舉著筷子:“大家吃狗肉,趁熱吃!”
男人也趕緊附和說:“對,對,對,大家抓緊吃菜,喝酒!”
屋內又恢復熱鬧的氣氛,家宴再次掀起新一輪高潮。
波波無心再吃下去了。他是何時出去的,沒有人注意到。他悄悄溜到廚房里,盛上一碗狗肉,朝隔壁老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