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黃昏》蔡永平散文賞析
日頭在天空中踽踽獨行一個半圓后,倦怠地歇息在西山頂上,橫在天空的云帶,似錦繡的五彩絲條。晚霞紅得像火焰,亮得像金子,群山涂抹得火紅,盤山的黑黝黝的石板路成了亮燦燦的金帶。放學的山孩蹦蹦跳跳回家,張開嘹亮的嗓子,吼唱漂亮女老師教的歌兒,引得路旁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應(yīng)合呼答。小路兩旁茂密的草叢中,山花爭相斗艷,有粉嘟嘟的粉團花,紅艷艷的山丹花,黃瑩瑩的扁麻花,紫粼粼的馬蓮花……小動物們嬉戲忙碌,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穿梭的蜜蜂,呱呱高歌的青蛙,倏忽飛竄的野兔……山丫笑瞇瞇摘下山花插在長長的辮子上,山娃高叫著追逐可愛的小動物,歌聲、笑聲、鬧聲如閃閃晶亮的珠子撒滿小路。
沿河散落的青磚紅頂?shù)纳郊倚≡海谟吃诰G樹草海中,炊煙娉婷,扭動曼妙的身姿飄向藍瑩瑩的天穹,像去赴約的女子。空氣沁人心脾,青草味的微風中飄來飯菜的濃香。小院灶房里閃動女人忙碌的身影,她們不顧侍弄莊稼、操持家務(wù)的勞累,汗流滿面地和面、揉面、洗菜、切菜……用自種的白菜,山里撿來的蘑菇,山外捎來的辣子,自養(yǎng)的羊肉,精心做幾盤男人和孩子愛吃的菜肴。山村的晚飯很豐盛。清早,一家人喝過像牛血樣的釅茯茶,吃過油汪汪的酥油糌粑,男人趕上羊去草場了,孩子背上書包去學校了,女人扛上鐵鍬去田地了。勞累辛苦了一天,要補補男人、孩子呢!水汽騰騰,灶火熊熊,映亮女人漲紅的笑臉。山孩氣喘吁吁放下書包,連聲吵嚷:“餓壞了,餓壞了!”女人一把摟過孩子,把準備好的吃食塞到孩子手中。山孩邊狼吞虎咽吞吃,邊繪聲繪色講新學到的知識,同學間的小秘密。女人手下忙活,瞇著眼聽,插幾句逗孩子的話,母子“呵呵”歡笑!
爬在炕桌上,做家庭作業(yè)。剛演算幾道題,聽到同伴在院外大聲呼叫,撇下作業(yè)本,飛似奔向小河邊,身后傳來女人嗔怪的喊罵聲。
紅彤彤的小河仿佛是傳說中哪咤的渾天綾,在晚風中輕輕飄動。河岸邊成了山孩的樂園,喧囂聲像海水漲潮一浪高過一浪。在嫩草如氈的草地上,山娃打尕佬、趕蠻牛、頂拐拐、打跳石,山丫踢沙包、跳方方、彈珠子、捉五子……累了,仰躺在如氈的草毯上,看天上變幻的瑰麗云霞,瞧翠綠的山坡上珍珠般的羊群,聽羊倌嘹亮騷情的山歌……
云霞收回最后的光芒,天空似被火燒了般成灰黑色,暮色如谷底騰升起的霧氣,在山間氤氳開來。“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披著氈衣、吼著山歌、揮動牧鞭的男人趕著羊群收圈了。玩瘋了的山孩不敢怠慢,飛跑向河邊的麥田。田地邊站立一個個揮舞手臂、大聲吆喝羊兒的小身影,那是麥田的“護衛(wèi)兵”。拖著鼓脹肚子的羊兒急不可耐地撲向清粼粼的河水,把嘴扎進冰涼的水中,美滋滋喝個痛快。成千上萬只羊兒簇擁成一團,濃釅的羊膻味溢滿山谷,“咩咩”的嘈雜聲成沸騰的鍋。羊羔兒尋覓媽媽的尖利聲,母羊呼喚羔兒的柔和聲,公羊招應(yīng)家人的威武聲,還有牧羊人的喚羊聲,熱騰騰地把暮靄沉沉的山谷吵得火爆、溫情。
草足水飽的羊兒像訓練有素的隊伍,排著隊擁向自家的圈門,羊兒熟稔家門,不會走錯門的。口渴肚饑的男人回了屋,山孩站在圈門邊,小手點著認真數(shù)羊。
暮色徹底吞噬了山谷,小院里的燈亮了。一家人圍在炕桌前,津津有味享受滿桌子的美味。孩子的碗中,夾給的菜堆得冒了尖,孩子連聲嚷:“夠了,吃不了!”燙壺酒,男人吃口菜,“吱溜”喝一杯,吧唧嘴,裂開厚嘴唇:“山羊碰到柳,西番子碰到酒!”女人抿著嘴角罵一句:“死鬼,多吃菜,少喝酒!”男人、女人、山孩搶著講白天聽到、看到、遇到的趣事,逗得全家“哈哈”大笑,那暢亮的笑聲像“嘩嘩”流淌的小河,在靜謐的山谷中傳得很響、很遠。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