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區別》曹明霞散文賞析
二十年前,我還生活在北方的一個縣城,說縣城其實我們那里跟鄉鎮也差不多。在我居住的一趟趟小平房里,家家都有一個木柵圍起的院落。站在自家的窗前,能聽見看見鄰家發生的大小事情。就算隔上幾家,如果那家的女人說話嗓門兒大,比如哭嚎,一整排的房子里,家家都聽得清清楚楚。
有一年冬天,因為寒冷,很多人家的門窗要像給人穿棉襖一樣,釘上厚厚的棉簾,不但保暖,隔音效果也非常好。即使這樣,一個北風呼嘯的三九天,窗外傳來隱隱的哭聲,像北風的呼哨,又像女人的嗚咽——我們都奇怪,推開門,分明辨得出,那不是北風呼哨,那就是女人的嗚咽——這一趟平房的最東邊,最東頭那家,新近娶的兒媳婦,應該是她家院落傳來的哭聲。
看不太清,通過一家家的柵欄,影影綽綽,像是幾個人在拉扯,哦,聽明白了,是兒媳婦,她在掙脫開眾人,一人邊哭邊爬上了高高的柴禾垛,她坐到了上面,下面的人仰望著,沒轍了。女人坐到柴禾垛上,哭聲變成了鏗鏘的宣言,也是聲討,她說:“我就是要到外邊來哭!我就是要讓大家都知道知道!我要好好磕磣磕磣你們老王家!”
噢,這家人原來姓王。
王家婆婆說:“你下來,你下來,回屋哭去。你不嫌磕磣我們還嫌磕磣呢。”
王家公爹也跺腳:“老王家的門風都讓你給敗壞了,臉丟盡了!”
“爸,媽,咱們進屋,不管她!愿意哭就哭吧,凍死拉倒!”這是她丈夫的主意。
“越勸越曬臉!讓她在這曬著吧,看她能曬到啥時候。”說這話的可能是小姑或大姑。
女人不理他們的話,昂首向天,是哭訴也是吶喊:
我一個冬天就給你們老王家做了十二條棉褲,厚的薄的,一樣都不少,我起早爬黑,你還讓我咋的?!
我豬也喂了雞也圈了鴨架也掏干凈了,就連人吃的,我都做在前吃在后,該洗洗該涮涮,人和畜牲,一樣都沒少的侍候,你們還讓我咋的?!
過日子我省吃儉用,一分錢掰成八瓣兒花,掙的工資也都交了,又沒潑米撒面,你們咋還掐半拉眼珠子看不上我?
你兒子喝酒賭錢,吐了我掃輸了我掏,家里啥活不干,養大爺一樣,你們憑什么還挑唆他跟我離婚?讓他打我罵我?
告訴你們,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讓他打死我我也不離!想挑唆你兒子不跟我過,沒門兒!
……
那個冬天,這個女人的哭問一直持續到太陽落山。很多人從自家,跑到了她家的院子,圍在下面看熱鬧。中間有她婆婆出來罵兩句勸兩句,也有她公公的怒吼,還有她丈夫的咬牙切齒,威脅說再不下來,真跟她離了。小姑或是大姑,出來遣散人群。也有好心的鄰居,讓那女人別哭了,再哭把臉都哭“山”了。“山”是我們那地方對“皴”的一種叫法,冬季冷,很多人的臉和手包括腳,都會皴,如果手上有水出來,皴得更快,還會裂口,很疼。女人現在臉上這樣哭,用不了多久,一定會皴的,也就是“山”了。可是,這個悲痛中的兒媳婦,似乎什么也聽不進去,也不怕臉“山”了,她就是坐在上面,單調的重復著那些宣言、那些罪狀:什么我當牛做馬的給你們老王家干活,我有什么錯?你們挑唆你兒子跟我離婚,打死我也不離!
后來,幾年之后,我搬到了中原的城市生活,民居是樓房。樓上樓下,那簡單的預制板,因為有暖氣管穿過,每家的日常生活,依然不太私密。樓上或樓下吵起來時,聽起來像自家人在起爭端。這回是城里女人。城市女人對家庭的控訴,兼討伐,不像我們小山溝。這里沒有悲愴,更不悲情,女人的叫板有點像唱戲,無論是指責還是痛罵,念白一樣,充滿了歡快和節奏:
某某王八蛋你給我聽著,這是在叫她丈夫的名字。
她說:某某某,我不是你們老張家買來的老媽子,老娘有工資,自己能養活自己。想騎在老娘頭上,做夢!
讓我天天洗衣服做飯,侍候孩子,你當甩手掌柜的,你算老幾呀?!
你媽慣著你,我可不慣著。你媽心疼你,憑什么不心疼我?!舍不得兒子,別讓他結婚啊!天天守著你媽過,多好,娘倆過,又省力又省錢!
臭不要臉的,還想打我,瞎了你的狗眼。你動我一個指頭試試?碰倒一根毫毛,姑奶奶讓你跪著扶起來……
從始至終,聽不到男人的回聲。后來,偶爾有兩句咕噥,分辨的意味更濃。女人快板兒一樣數落了近一個小時,嗓子都冒煙兒了,由低,而啞,而靜。然后,傳來了倒水聲,端落杯子聲,勸慰聲,喝水聲,男人的咕噥聲……女人喝好了,聲音再度雀起,這時候,沒有明顯的物落聲,沉悶中,卻像兩個人在暗暗較力,女人說了一句少來這套,男人咕噥著這套怎么的這套怎么的……一扭,一抱;再扭,再抱,女人就沒聲了。那一場,女人的叫罵變成了投降,指責轉為嗔恨,夫妻好合中,女人的憤怒偃旗息鼓……
后來,這家女人跟鄰居的女人交流時,很知心的探討婚姻經,她總結:這日子吧,寧可打黃了,也不能讓他們給熊黃了。有婆婆摻和,一起欺壓你,你越怕,越沒好兒!你又不是沒有工作,你又不是靠人養活,誰欠誰的呀。她給男人的婚姻政策是:想過,你給我好好的,別三天兩頭聽你媽的;不想過,誰離了誰都照樣活!她說現在的各行各業,壟斷就沒好兒!婚姻也是一樣。男人以為結了婚,就一勞永逸,撒混耍懶,女人都沒轍。以為那一張結婚證,是老干部終身制呢。哼,這是不公平的!要想提高婚姻質量,就得讓他們有風險意識,男女都一樣。實踐已經證明,哪有競爭,哪才有活水。混著來,早晚得垮掉!
——這是城市女人對家庭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