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寫的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全名《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通俗的論述)》,簡稱《帝國主義論》。1916年1——6月在蘇黎世寫成。1917年4月由“孤帆”出版社印出,此時列寧回到俄國,寫了“序言”,同年9月在彼得格勒正式出版。編入《列寧全集》第22卷。
早在1915年,列寧居住瑞士伯爾尼期間,就著手研究帝國主義時代的各種矛盾并搜集了許多有關資料。1916年初,“孤帆”出版社邀請列寧寫一本論述新時代一般特征的書,列寧認為這是進行合法斗爭和教育群眾的好機會,便欣然同意,并馬上著手寫作本書。1月底,他移居蘇黎世,在蘇黎世州立圖書館里,從幾百本外文書籍、雜志、報紙的統計匯編中做的摘錄、綱要、札記和表格共有40多印張,記了15本筆記,先后三次擬訂寫作提綱。本書寫成后,直接寄交彼得格勒的“孤帆”出版社出版。
列寧的這部著作是馬克思《資本論》的直接繼續,它總結了《資本論》出版以后資本主義在半個世紀中的發展,對帝國主義的各種矛盾做了全面的分析,清算了考茨基關于帝國主義的種種錯誤觀點,回答了新時代提出來的一系列重大課題,為無產階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革命斗爭提供了理論和策略基礎。
全書除“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外,共有十章。列寧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和大量的實際材料,分析了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經濟特征:(一)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造成了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二)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合為金融資本,并形成了金融寡頭;(三)與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四)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壟斷同盟已經形成;(五)最大的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
列寧嚴厲批判了考茨基的反馬克思主義的“超帝國主義”謬論,深刻揭示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和必然滅亡的發展趨勢,指出帝國主義并非工業資本家隨意采取的政策,而是資本主義不可超越的必然發展階段。所謂“超帝國主義”不過是妄圖掩飾和抹煞帝國主義根本矛盾的“超等廢話”;書中詳盡解剖了帝國主義時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宗主國和殖民地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闡明了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因此,帝國主義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
列寧論證了在帝國主義條件下戰爭不可避免的原理,揭示了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為提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的新結論奠定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