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青年”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英國興起的一種文學運動和文學流派。它的起因是:戰后英國兩屆政府實行的福利國家政策,雖然使國民的物質生活有所改善,但政治上的僵化卻使人民大失所望,尤其激起一些出身小資產階級和下層勞動人民的青年人的不滿,他們中有一些人有幸念了大學,但在貧富差別懸殊的社會里,仍不免遭人歧視,本階級在社會上的卑微地位也使他們感到憂慮。他們將這種對現實不滿的情緒化為憤怒的呼聲,以文學形式表現出來,便產生了“憤怒的青年”文學。該派的作家大多出身下層,對統治階級的抨擊不留情面,也對未來抱有理想,但是找不到正確的道路和方法,往往流于無政府主義和玩世不恭,加上作品題材窄狹,格調不高(多描寫謾罵、酗酒、亂倫等)。所以,雖然在當時有較大社會影響,在文學上人們卻并未給他們以多高的評價?!皯嵟那嗄辍钡闹匾碜骷遗c作品有約翰·布萊恩:小說《向上爬》(1957);金斯萊·艾米斯:小說《幸運的吉姆》(1954);奧斯本和他的劇本《憤怒的回顧》(1956),被公認為這一流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