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張許史的解釋?金張許史的典故與出處
金張許史的解釋?金張許史的典故與出處
《漢書·蓋寬饒傳》:“司隸校尉寬饒居不求安,食不求飽,進有憂國之心,退有死節之義,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托,職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與。”應劭注:“許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張,張安世也。此四家屬無不聽。”《漢書·金日磾傳》:“(金日磾)勒功上將,傳國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何其盛也!”《漢書·張湯傳》:“安世子孫相繼,自宣、元以來為侍中、中常侍……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于外戚。”《文選·左思<詠史詩>》:“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后以此典泛指皇親國戚貴官權臣等朝廷顯貴。漢·揚雄《解嘲》:“有談范蔡之說于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幕府大將軍之愛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見鐘鼎于金張,聞弦歌于許史。”南朝梁·劉孝標《與宋玉山元恩書》:“驅馬金張之館,飛蓋許史之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