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支蓮百科,半支蓮寓意,半支蓮賞析
半支蓮花色艷麗如蓮花,花比蓮花小,而得名;其花與馬齒莧相似,花比馬齒莧花大,又叫大馬齒莧;其莖、葉細如松葉,花如牡丹而小,又名龍須牡丹、松葉牡丹;其花見陽光而開,晚上或陰天閉合,又叫太陽花、午時花,此花形狀如金錢,又名金錢花。
半支蓮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肉質光潔,株高10~15厘米,葉互生或散生,圓柱形,花簇生莖頂,先后開放,花徑3~4厘米,花期2~3個月。果實為蒴果,成熟后頂蓋容易脫落,散失種子,當頂蓋枯黃而未落時,就要摘取。種子小,棕黑色,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栽培上多用重瓣種。花色有白、各種紅、紫色和深淺不同的黃色、棕色,以及灑金品種。
【養】
半支蓮原產巴西,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喜溫暖、陽光充足而干燥的環境,酷暑、陰暗潮濕的條件生長不良,適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不耐霜凍。性強健,適應性強,栽培管理簡便,耐干旱,極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適應。
有自播繁衍能力,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春夏秋都可播種,播后覆土不宜過厚。當氣溫20℃時種子萌發,播后10天左右發芽。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定植株行距25×30厘米。適當施液肥數次,播后65~75天可開花。扦插極易成活,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栽于土中,很快即出現花蕾。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忌水澇,水大易爛根,土壤以半干微濕為好,干時才澆水。
【賞】
半支蓮與馬齒莧同屬,馬莧齒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草,莖葉肉質,開鮮艷的小花,生命力特別強,耐旱,若連根拔下來,堆在地上曬幾天,下場小雨又扎根生長了,俗稱“死不了”。因為它的莖葉里貯有充足的水分,而不易被蒸發。掐一段馬齒莧嫩枝,插在土盆里過幾天就能開花。馬齒莧也是一種很好吃的野菜,作餡食用有獨特風味。
半支蓮花為金黃色而圓形,像枚金錢,古時稱為金錢花。在唐宋詩詞中多以金錢花詠贊。唐代文學家皮日休《金錢花》詩:
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
漫向人前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這首詩說:“金錢”是用“日”、“月”和“土地”自然熔鑄成的,不是用人工、用鑄錢的模具鑄造的。奉勸金錢花不要再在人們面前“逞”現你那金錢的姿色騙人了。金錢花再美也不能救濟貧窮的百姓。唐代羅隱《詠金錢花》詩:占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也收貯,應被豪門盡㔉將。
此詩一二句贊頌金錢花,“占得佳名”,指“金錢”為花名,花有芳香,秋天競相開放。三四句,金錢花徒占金錢的美名,但沒有金錢的價值,如果有金錢價值的話,早被豪門連根挖去,鎖在他們的倉廩里了。唐代來鵠《詠金錢花》詩:也無棱郭也無神,露洗還同鑄出新。
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應是得錢人。
此詩說,金錢花雖然形狀、色彩如錢,但它沒有金錢那樣的棱輪廓,也不像金錢那樣神通。金錢花只是天天在露水中滋潤開放,也像新鑄的錢幣一樣閃光。“青帝”是天神,也稱春神,主宰著自然界。青帝如果把百花像人類社會一樣分成尊卑貴賤,把金錢花作為百花的流通貨幣,金錢花一定被花中之王的牡丹所強占。此詩借詠金錢花諷刺封建統治者的橫征暴斂,青帝代表皇帝,牡丹象征豪門貴族。【用】
半支蓮花色、花形美麗,花期長,盛夏時節,五顏六色的鮮花怒放,陽光照耀下燦爛奪目。半支蓮生長健壯,易栽培,適合盆栽,美化居室、庭院,也是花壇邊緣的良好材料。
半支蓮全草均可入藥,藥用價值大。現代醫學證明,全草含馬齒莧醛、生物堿,莖和花含甜菜花青素等成分,半支蓮水煎液對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有強烈的抑制作用。祖國醫學認為,半支蓮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的功效。濕熱爛瘡、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鮮半支蓮搗爛絞汁,涂患處。嬰兒濕疹、乳腺炎,鮮半支蓮花30克,搗爛敷患處。注意事項,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