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
【介紹】:
北宋詩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梅宛陵。青年時應進士舉不第,仕途失意,只做過主簿、縣令之類的小官。中年以后,賜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有《宛陵先生文集》。
梅堯臣具有和西昆派針鋒相對的文學主張,提倡“平淡”,重視詩歌的寫實性,強調繼承《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在北宋詩文革新活動中,他成了歐陽修的得力助手,與蘇舜欽一起被歐陽修稱作自己的“左右驂”。他自幼家貧,關心時政,其詩作反映百姓疾苦的篇章較多。梅堯臣今存詩二千五百多首。代表作有《田家語》、《汝墳貧女》、《魯山山行》等。《田家語》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貧困,表現了對殘暴官吏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汝墳貧女》通過貧家父女的悲慘遭遇,反映封建統治下勞動人民的普遍命運,具有概括性和現實性?!遏斏缴叫小肥且皇讓懢靶≡?,意新語工、細致生動,繼承了唐代山水詩的優秀傳統。
梅堯臣的詩比較注重政治內容,致力于反映社會矛盾與民生疾苦,風格比較多樣,但大體以“平淡”為主。他的詩有散文化、議論化的傾向,有時顯得板滯。梅詩對宋代詩風的轉變有很大影響。南宋陸游很推崇梅堯臣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