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遼
公元十世紀初,東北的契丹族興起壯大,建立國家,進而滅亡渤海控制了原屬于渤海的女真人。契丹統治者對女真人采用分而治之的辦法,將其中漢化較深的一部分遷至遼陽以南,入遼籍稱“熟女真”,其余仍留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長白山地區,不入遼籍稱“生女真”。十一世紀末期,生女真完顏部的經濟生產相當發達,使用了鐵器,有了剩余產品,并在對外戰爭中發展壯大。生女真各部逐漸以強大的完顏部為核心走向統一。他們再也不愿忍受遼末統治者不斷加劇的奴役勒索,萌生反抗的意志。遼朝每年以納貢的形式從生女真部獲取大量的人參、貂皮、海東青獵鷹等特產。遼廷派出的“銀牌天使”到了女真住地,強占美女伴宿,不問婚嫁與否,門第高低。在榷場貿易中,契丹貴族對生女真人經常低值強購甚至拘辱,他們管這叫“打女直(真)”。1114年九月,憤怒的女真各部在完顏阿骨打帶領下,誓師來流水(吉林省扶余縣石碑崴子屯),起兵反遼。同年十月,一舉攻陷遼朝控制女真部的前沿軍事重鎮寧江州(吉林省扶余縣東南小城子),女真軍士氣為之大振。十一月,女真軍潛渡混同江,在出河店挫敗遼軍七千人的反擊。1115年(遼天慶五年)正月,完顏稱皇帝,建國號為金,年號為收國,決意滅亡遼朝。同年九月,攻下黃龍府,遼廷大震,天祚帝親率七十萬大軍反擊,金兵二萬勇猛抗擊,遼軍內部政變,遂潰退,自此遼軍威風掃地。1116年到1120年,金兵先后攻陷了遼東京遼陽府,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天祚帝西逃。其間還曾與宋立“海上之盟”,相約夾攻遼朝。1125年(遼保大五年,金天會三年)二月,金兵追俘天祚帝,降封濱海王,遼朝滅亡。此前,1124年,遼皇族耶律大石率余部西遷,在今新疆伊犁河、塔里木河流域重建遼國,史稱西遼。1211年,蒙古乃蠻部的屈出律篡取了西遼政權,但仍使用西遼國號,1218年,蒙古滅亡西遼。《遼史》不以天祚帝被俘而以西遼滅于蒙古作為“遼絕”,湖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舒焚的《遼史稿》也認為“遼和西遼,當稱兩遼,就象兩宋一樣。”了解這一問題,可閱讀《金史·太祖·太宗記》、《遼史·天祚帝紀》(后附耶律大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