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妃二女
作者: 傅平 【本書體例】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仆曰:“此間之人,皆習于辭,不得,恐罹(lí離)悔焉。”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言曰:“二女勞矣?”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甫曰:“桔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愿請子之佩。”二女曰:“桔是柚也,我盛之以筥,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而懷之,中當心。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顧二女忽然不見。《詩》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
(選自《列仙傳》)
江妃二女,不知是哪里的人。有一次她們在長江、漢水邊游玩,遇見了鄭交甫。鄭交甫見她倆,十分歡喜,不知二位是神女。對他的仆人說:“我想下馬請她們贈給我玉佩。”仆人說:“這里的人,都善于言辭,得不到玉佩不要緊,弄不好,會惹出災禍的。”鄭交甫不聽仆人的勸告,就下馬向江妃二女走去,對江妃二女說:“二位少女辛苦了?”二女說:“客人您辛苦了,我們有什么辛苦的呢?”鄭交甫說:“桔子就是柚子,我盛到方竹筐里,放到漢水之中,讓它順流而下,我沿水邊跟隨,采集江邊芝草作食物,可知我是多么不講禮儀。希望得到您的玉佩。”二女說:“桔子就是柚子,我盛到圓竹筐里,讓它隨著漢水,順流而下,我在江邊跟隨,采集江邊芝草作食物。”于是,用手解下玉佩,交給鄭交甫。鄭交甫十分歡喜,將玉佩放入懷里,正當心口上。走了幾十步,看看玉佩,懷里空空,沒有了。回頭一看,二位女子也不見了。《詩經》說:“漢有游女,不可求思。”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江妃二女》描寫了人與神的短暫相遇,寫得朦朧、飄逸,虛幻、空靈。
江妃,傳說中的仙女,一說是天帝之女,居洞庭之山,容貌美麗,天性活潑,常游于長江、漢水的碧波之上,與世人相遇,有凡人之情。他與鄭交甫的一段文雅的嬉謔,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鄭交甫,雖然也是神話中的人物,但在作品中,具有文人風度。他游于長江、漢水,遇到了美麗的江妃二女,不由動情,于是,萌發了羅曼諦克的念頭,不顧仆人的勸阻,毅然下馬,去請江妃二女解下身上的玉佩,贈送給他,作個留念。這舉動已經夠“輕佻”的了,但是,作為文士,畢竟知書達禮,與江妃二女的交談,言辭誠懇,不失禮貌與風度。因此,沒有引起江妃二女的反感。江妃二女客氣地答話,“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客人不遠千里而來,一路辛苦,我是本地人,有什么辛苦可言呢?儼然以江漢主人的身份,以禮相答。話里雖帶著調侃,然而,不失和善與溫情。
俗話說:一語暖三春。江妃二女的答話,使鄭交甫心里熱乎乎的,傾慕江妃二女之心,有增無減,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話說得委婉、動聽,富有文彩。先是用比喻之詞,試探江妃二女的心,江妃二女不反感,就進一步表示請江妃二女原諒他的“不遜”,江妃二女表示默許,再直接提出希望得到玉佩的要求。鄭交甫對江妃二女的一見傾心,到想要其玉佩為定情之物的舉動,表現了他追求愛情的開放個性。江妃二女與男子交往,沒有男女授受不親的偏見,也沒有世俗女子的忸怩之態。她們舉止文雅,落落大方,爽快地解下玉佩,贈給鄭交甫。鄭交甫得到玉佩,如獲至寶。“受而懷之,中當心。”把它放在懷中心口上,珍視之情可想而知。感情是真摯的,不參淫欲與邪念。江妃二女的舉動,是端莊的,沒有艷情與妖媚。
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鄭交甫接過玉佩、離開江妃二女數十步,再看看玉佩,沒有了,回頭尋找江妃二女,也無影無蹤。此時,留給鄭交甫的,只是一片美好的回憶。
《江妃二女》全篇260字,故事波瀾起伏,敘述委婉,意境空靈,人物文雅、溫馨,形神畢現,令人心往神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