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真的是奸臣嗎
潘美真的是奸臣嗎
在傳統劇目《楊家將》中,潘美賣國求榮、陷害忠良,將一個大奸大惡的形象展示得淋漓盡致,與南宋的秦檜不相上下。
但是,歷史上潘美的形象卻不是這樣的。
據《宋史》記載:潘美生于925年,卒于991年,是大宋王朝的開國名將。潘美行伍出身,直接參與了擁立趙匡胤稱帝的陳橋兵變。潘美深得趙匡胤的信任,在他對開國諸將杯酒釋兵權中,只有潘美一人的兵權未被解除。其后,潘美南征北戰(zhàn),為宋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潘美之所以被冤枉是因為楊業(yè)。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遼軍大舉入侵北宋,宋軍兵分東西兩路迎擊敵人,與遼兵在朔州交戰(zhàn)。東路有名將曹彬統帥,西路以潘美為主、楊業(yè)為副,又以軍機庫使劉文裕為護軍王。
在這幾人中,護軍王身份特殊,有直接向皇帝上書的特權,是皇帝安插在邊關的耳目,擔負著為朝廷提供軍情的重任,統帥對他也禮讓三分。而楊業(yè)原是遼國大將,后來才歸降大宋。即便是取得了很多戰(zhàn)績,但也一直受到排擠和蔑視。
護軍王劉文裕心胸狹窄,且一直急功近利,不顧敵我力量懸殊,令副帥楊業(yè)進軍,楊業(yè)明知出兵必敗卻不敢違抗軍令。潘美權力有限,只能裝聾作啞,任由楊業(yè)出戰(zhàn)。
后來楊業(yè)果然戰(zhàn)敗,且被抓為俘虜絕食三日后身亡。但在國人眼中楊業(yè)是以身殉國,所以成了全國聞名的悲劇英雄,成為人們謳歌的對象。而潘美卻陰錯陽差成為陷害楊業(yè)不折不扣的小人。
至今在河南省開封市仍有兩個湖,一清一濁,清者被人喚作“楊家湖”,濁者被喚作“潘家湖”。可見,歷史有時也會犯糊涂,顯得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