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典型環境
文藝美學研究·典型環境
人作為社會存在是離不開具體環境的,這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樣作為社會生活反映的文藝作品,在描寫人物的同時,不能不對環境加以描寫。充分現實主義的文藝作品,在塑造典型人物時,也要把環境典型化。所謂典型環境就是環繞人物、促使人物行動并能體現一定社會歷史發展趨向的具體社會環境。典型環境是客觀現實存在的社會環境,這就和文藝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作了區別。文藝作品中的典型環境必須經過文藝家的再現,才能成為生活中典型環境的藝術表現。
典型環境是客觀的具有物質屬性的現實存在,不是抽象的、觀念形態的“時代精神”。也就是說,它屬于本原性的客觀存在,是被反映的對象世界,不是觀念形態的東西。它與一般環境雖同屬于生活具體構成,但它與一般環境又是不同的,具體區別在于它是環繞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動的社會歷史環境,關鍵在于是否體現了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向。
典型環境的基本屬性是具體的社會關系與充分歷史潮流的統一,是矛盾對立關系的展開,是承擔一定現實關系的人物與社會基本制約條件的統一。即使社會歷史環境落實到具體的環境之中。因為典型環境既是特殊的,又是一般的,其中蘊含有充分的社會歷史性;寫入作品又是個別的,不可代替和重復的,它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因此,在一個時代中,典型環境是不能以數量來計數的,說一個時代只有一個典型環境,或一個時代有無數的典型環境,都是不確切的。在文藝創作中,作家所描寫的典型環境,雖然在具體特點上是千差萬別的,但決定這一具體環境的根本因素,還是因這一個個別環境確實是以自身獨具的特點,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了該歷史現實的本質內容。
典型環境在藝術表現中不是抽象的,它是以具體情節中的人物關系及個性化的環境場景來表現的。這里講的典型環境是就有人物、有情節的敘事性作品而言的,如一首抒情小詩,沒有具體的人物和人物關系,也就沒有典型環境。只有通過具體的情節關系和個性化的環境,才能造成社會歷史的典型環境的轉化。但并不是任何情節關系和環境場景都可以表現典型環境,關鍵在于其中是否充分體現了社會歷史潮流的環繞,及社會矛盾的制約與推動。
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文藝作品中應該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就確定了充分的現實主義其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系,描寫典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充分地、真實地再現典型人物。因為具有充分社會歷史意義的典型環境,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典型人物產生、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沒有它也就談不到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同時最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也依然是一定歷史環境所造成,從一定角度反映著社會矛盾。所以,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在充分的現實主義作品中,是必須統一起來的。否則就會影響典型形象的生活歷史真實及社會概括性。
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關系,在一般現實主義與充分現實主義的作品中,其情形不是完全一樣的。上述只是具有情節性的充分現實主義文藝的特點,而不是一般現實主義必須具有的特點。在一般的現實主義作品中,雖然沒有寫出典型環境,但也可以寫出典型人物,恩格斯評論《城市姑娘》時已經確認其中的非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不能得出環境不典型,人物也就一定不典型的結論,甚至認為寫人物沒有達到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高度,就沒有現實主義真實性可言。因為在文學史上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達到再現典型環境這樣的高度的。
在環境與人物的關系中,人物對環境具有能動的作用。因此,在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同時,也要反映出人物推動典型環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