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西方哲學
泛指從19世紀上半期德國古典哲學終結以來到現在的一百多年中在歐美各國產生和流傳的主要哲學流派和思潮。這些哲學流派和思潮大都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反對派同時或后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出現的,從這一角度講,現代西方哲學基本上就是馬克思主義產生后的西方資產階級哲學。
從19世紀上半期到現在的這段歷史時期,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經歷了從自由資本主義后期到壟斷資本主義現階段的轉變,資本主義走向更全面、更深重的危機。現代西方哲學作為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意識形態,作為現代西方資產階級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它的不斷出現危機,它的紛紜龐雜的流派更迭和演變正是資本主義走向深重危機的表現。
現代西方哲學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從19世紀30年代起到19世紀70年代。這時期西歐各國尚處于自由資本主義階段,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已日益喪失。這一時期在法、英兩國影響較大的哲學流派主要是孔德、穆勒和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在德國主要是叔本華的唯意志主義。第二,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期。這是西方各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轉化并最后演變為帝國主義的時期。這一時期中,巴黎公社起義爆發后失敗。第一次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總危機爆發并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時,現代物理學革命導致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確立。這時期出現的哲學派別有新康德主義、經驗批判主義、生命哲學、新黑格爾主義、實用主義、人格主義、各種實在論、現象學等等。第三,從20世紀初到50年代初期。這時期中,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帝國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矛盾都進一步尖銳化,經濟和社會危機空前嚴重。自然科學繼續迅猛發展。這時期,除一些舊有流派外,還出現了邏輯實證主義、存在主義和新托馬斯主義等。第四,從五十年代后期至今。這時期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一些較為復雜的現象,西歐日本等國經濟得到很大發展,科學技術在許多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新的飛躍。這時期,西方哲學許多流派出現了內部分化和相互融合。在英、美等國,科學哲學中開始盛行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隨后庫恩等的歷史主義學派出現。在法國,結構主義替代存在主義占據支配地位。這時期還出現了所謂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其中的法蘭克福學派在60年代曾盛極一時。
我們對現代西方哲學作總的觀察,它的基本特征可以從這樣兩個方面的對比中看到。一個是用現代西方哲學與“古典的”西方哲學作比較,一個是用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比較。古典的西方哲學作為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起著反封建的進步作用。古典西方哲學以理性原則看待自然、人和社會,它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說明人類認識自然及征服自然的“天然能力”,制訂認識的方法和為這些方法提供認識論依據。它認為人們利用這些方法能夠驅散封建傳統的蒙昧和非理性,從而消滅社會的不義、專制和貧困。它頌揚人本身所固有的理性力量,對人類的現實生活和前途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總起來可以說,它的這種理性主義和樂觀精神正體現在它對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積極價值和職能的肯定認識之中。現代西方哲學盡管名目繁多,但它們大體可歸入兩種傾向:唯科學主義或人本主義。一般把實證主義、經驗批判主義、邏輯經驗主義、結構主義等歸入唯科學主義。近代以來自然科學成就顯赫,這引得一些哲學家力圖以自然科學中的實證精神和方法研究哲學問題。他們宣稱搞所謂的科學的哲學,否棄思辨的傳統哲學,從而形成現代西方哲學中唯科學主義傾向的反形而上學傳統。這些流派的哲學家特別著重研究現代科學的方法論和邏輯問題,這無疑是抓住了現代科學的需要。但與此同時他們借口同思辨作斗爭而把制訂正面的世界觀的任務排除于哲學之外。在這方面,現代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傾向的流派卻另具特點。一般把唯意志主義、生命哲學、人格主義、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等歸入人本主義。他們大都肯定本體論和世界觀問題在哲學中具有首要意義,但在對人本性的認識上,古典的西方哲學認為,就其稟賦和能力來說,人本來就是理性的動物,人對于自己的真正本性應當最終也能夠有一個清楚而明確的認識。現代西方哲學的人本主義卻與這種理性主義不同,在它看來,只有那種為個人主觀所獨具的情感、意志、體驗才能表現個人的真正的存在,才是個人的真正的本質,他們力圖建立以個人主觀存在為出發點的哲學。他們還認為,要想達到人的真正存在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覺和體驗。總起來看,現代西方哲學的人本主義以其對人的存在,以至對整個世界的存在作神秘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解釋而與古典西方哲學的理性主義體系適成對照。
現代西方哲學盡管名目繁多、體系龐雜,但它們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物,卻有著共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它們都標榜自己凌駕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上,是哲學上的第三條道路,但實際上它們仍不過是在冒充中立的幌子下偷運唯心主義。總的來說,主觀唯心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唯心主義的最主要形式。其次,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大都反對唯物主義的反映論,特別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盡管反對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人本主義流派那里,這主要是與它們反對理性主義,否定理性思維的作用,鼓吹神秘的直覺主義、反理性主義相聯系的。在唯科學主義那里,這主要與它們根本否定經驗的客觀內容相聯系的。再次,它們都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這里,它們或者歪曲自然科學成果,用詭辯論反對辯證法,或者把辯證法主觀化,非理性化,或者否定辯證法的普遍性,把它局限于思維領域或社會歷史領域。最后,在觀察社會歷史問題上,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的保守性和反動性則更加明顯。它們都否定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反對對現存社會制度進行革命改造。盡管有些現代西方哲學家對現存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激烈抨擊,但并不能觸及根本。
盡管現代西方哲學從總體上或從本質上講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對立的,但這并不就意味著現代西方哲學不屑一顧。現代西方哲學作為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式和思想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對現代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現實與當今科學技術問題的特殊反映形式,在人類認識史上固有其地位,從而是我們必須認真加以研究的。同時從現代西方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物這一角度講,它從產生之初就以攻擊、歪曲、“補充”或“革新”馬克思主義的面目出現,為了有理有力地作針鋒相對的斗爭,我們也必須對現代西方哲學作深入細致的批判分析,以求在斗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