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謨拉比
【介紹】:
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國王。古巴比倫王國本是兩河流域一個小邦,時而依附這一鄰國,時而臣服于另一城邦。到了漢謨拉比統治時,才在群雄割據的局面中逐漸強大起來。漢謨拉比是繼承父業登上王位的。執政之初,他面對當時的形勢及其國家所處的地位,首先把統治重心放在發展社會經濟、消弭內爭,積聚國內的實力上。此后,他開始向外進行軍事擴張。漢謨拉比作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善于審時度勢,利用矛盾,在矛盾斗爭中發展壯大自己。一開始,他向北方的強國亞述稱臣,并與南北鄰邦拉爾薩、馬里結盟,以三國聯合的力量消滅了南方的伊新。然后他特別致力同馬里結好,穩住北面的局勢,征服了拉爾薩。當他的力量強大起來之后,又消滅了與他長期結盟的馬里。隨后又戰勝了亞述的軍隊及其盟軍,并占領了亞述的南部領土。他用三十五年的時間,翦除城邦割據,消弭混戰,統一了兩河流域,創建了一個從波斯灣至地中海沿岸的奴隸制帝國。在他當政時期,巴比倫成了古代西亞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歷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漢謨拉比在統一南部兩河流域過程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他獨攬政治、軍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權,并把自己加以神化。由他任免中央、地方官吏。在地方上,大的地區派遣總督進行統治,較大的城市任命長官(名“沙卡那庫”)管理,小城市或較小的地區委派官員(名“拉比亞努姆”)來治理。在兩河流域的經濟中灌溉農業居重要地位,因此,漢謨拉比對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予以特別的重視。據《漢謨拉比名年表》記載,他在位的第八、九、二十四和三十三年的年名都是開鑿河渠之年,興修水利之年。他經常關心灌溉系統的狀況,甚至采用法律手段來維護灌溉系統。軍隊是漢謨拉比統治政權的重要支柱,他采取許多辦法來強化這支力量。他從國有土地中授予每個士兵一般為二布耳(古巴比倫計算面積的單位)的份地,有時還加上房屋、園圃和牲畜,以此來保障士兵的物質生活,從而,使國家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漢謨拉比對不同地區的文化傳統,采取謹慎對待的態度,盡力避免傷害被征服地區原有居民的宗教感情,為各城市的神重建或者新建神廟;他努力普及阿卡德語以及阿卡德語文字,漢謨拉比為保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和鞏固自己的政權,制訂了古代奴隸制社會第一部較完整的法典,把當時已經形成的階級關系、生產、分配和交換的共同規則,家庭婚姻關系等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從而達到強化奴隸主階級專政的目的。漢謨拉比病逝于公元前1750年。他作為古代西亞的著名政治家,其名長期留存在西亞的史冊中,他在古代兩河流域乃至古代西亞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是應該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