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帝國
公元前324年旃陀羅崛多在次大陸北部建立的帝國。公元前六世紀以來,恒河流域的摩揭陀逐漸強大起來,約至公元前四世紀中期,難陀王朝時代,恒河流域開始出現統一的趨勢。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侵入次大陸西北,在征服印度河上游五河流域之后,妄想東侵恒河流域。由于難陀王朝的強大和士兵厭戰,不得不撤軍回師于巴比倫,但留有總督和駐軍,統轄被征服的地區。馬其頓軍隊撤離之后,次大陸北部發生了人民起義,政局動蕩不定。出身低微的旃陀羅堀多乘人民起義之機崛起,成為驅逐馬其頓侵略者人民起義的領導者,大約于公元前324年,旃陀羅崛多獨立為王,而后攻下摩揭陀的首都華氐城,推翻了難陀王朝。在馬其頓駐軍全部撤離之后,整個次大陸北部在旃陀羅堀多的統治下統一起來。由于他出身于一個農村養孔雀的家族,故稱其建立的王朝為孔雀王朝,他所開創的帝國為孔雀帝國(公元前324-187年)。在旃陀羅堀多統治時期,孔雀王朝成功地抵御了塞琉古王國的入侵。至第三代王阿育王統治時,大舉進攻次大陸南部,征服了羯陵伽。至此,孔雀王朝已建立起南至邁索爾,北起喜馬拉雅山麓、西抵興都庫什山,東達阿薩姆西界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孔雀帝國是一個奴隸制專制帝國。國家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他擁有最高的行政、軍事和司法等方面的大權,并被視為“帶有人之外形的偉大的神”。帝國的中央設有龐大的官僚機構和掌管各個部門的官吏。官員分為地方長官、城市長官和軍事長官三類。孔雀帝國在地方上劃分若干省,有的省份由國王直接統轄,有的省份派遣王子進行統治。地方的基層組織是村社。國王對中央、地方和軍隊的官員都派密探進行監督。軍隊是專制帝國的統治支柱,由象兵、戰車兵、騎兵和步兵所組成,此外還有海軍。據記載,在旃陀羅堀多統治時,有六十萬步兵、三萬騎兵和五千頭戰象。孔雀帝國的統治者為強化其專制政權,在實行一系列專制措施的同時,還大力宣傳佛法,以加強對帝國臣民的精神統治。傳說,在阿育王統治時代,在華氏城舉行了佛教的第三次結集,編纂整理經、律、論三藏經典,以求解決各派之間的爭論。他還在帝國許多地方開鑿巖壁、樹立石柱、刊刻詔令,宣傳佛教。同時,他還把佛教徒派往斯里蘭卡和下緬甸等地。孔雀帝國時代,南亞次大陸的社會生產力有很大提高,鐵器已普遍使用。農業灌溉系統進一步完善。紡織業、金屬加工、建筑、造船業都有發展。城市經濟有新的發展,商業貿易不僅在內陸很活躍,在海外也很發達,同斯里蘭卡、緬甸、西亞、埃及以及中國都有貿易來往。但是,孔雀帝國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境內各地在經濟、政治上有很大的獨立性,沒有鞏固的經濟的基礎。因此,帝國是很難持久的。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國就分裂了,西北地區和東部核心地區已由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統治。南部地區安度羅已獨立。約在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國的末帝布里哈德拉塔為將軍所殺,孔雀帝國遂即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