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學》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學》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學》

黑格爾著。原為作者于十九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和柏林大學的授課講稿,黑格爾死后,由其學生格斯達·霍托根據聽講筆記整理編輯,在1835—1838年首次出版,故又被稱為《美學講演錄》。

該著是黑格爾后期成熟的美學思想的匯集和總結,它集西方傳統美學思想和德國古典美學之大成,把德國古典美學發展到最高峰。它也是西方最早具備完整體系的美學專著之一,它甚至也“起了劃時代的作用”。對此,恩格斯曾予以高度評價。

《美學》是黑格爾整個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它本身又具有相對獨立的完整體系,它的產生標志著美學真正成為了一門歷史科學。全書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論述了美的概念和藝術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講象征藝術、古典藝術和浪漫藝術的特征及其歷史發展過程;第三卷詳細論述與上述三類藝術相應的各門類藝術的特征和歷史發展,其中對詩(文學)作以著重分析,使之成了全書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黑格爾的美學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上的,這就決定了其根本性質是唯心主義的。但由于黑格爾能夠有意識地、全面地將辯證法作為唯一方法而運用到美學理論中,闡明了美和藝術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揭示了藝術創作、鑒賞、發展的某些規律性。在對美的本質、自然美和藝術美等問題的分析上,充分體現出其整體思想和辯證性,其中包含很多唯物主義因素和實踐觀點,具有明顯的現實主義美學傾向。這使他得以超越前人而獲得巨大的歷史功績。另一方面,《美學》中存在著由于其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與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必然缺陷。

黑格爾視美學為“藝術哲學”,認為藝術是美學的主要對象。在《美學》中,他以“美這個理念”為邏輯起點,論證了理念如何通過許多中介環節而步步化為感性的藝術形象來顯示自己、認識自己,最終實現為理念與形象完滿統一的藝術美這一全過程,從而構筑了完整的美學理論體系。在美的概念這一美學的中心問題上,黑格爾在對康德等人的知性美學觀和方法論的揚棄中,根據自己的哲學觀點于《美學》第一卷中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定義成了貫穿其整個美學的核心思想。所謂理念,就是絕對精神,就是概念與概念所代表的實在的統一,他又稱之為“普遍力量”或“神”,實則指內容、目的和意蘊;而“感性顯現”則指具體可感的外在表現形式。美正是這兩者的統一,即理性與感性、內容與形式、實質與現象、理想與現實、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他認為一切事物只有作為理念的存在時,才是真實的,所以美就其本身而言與真是等同的, “美與真是一回事”。同時他又從是否需要感性形式上指出美與真畢竟不同。他根據是否能夠完滿地顯現理念來區分美的品級,認為理念在自然中顯現得不完滿,所以想把自然美排除于美學領域。基于他對美的定義,黑格爾主張只有在藝術領域中才存在真正的美,藝術美(或理想)才是美學唯一的、絕對的對象。因而第一卷是以論藝術美為核心,著重論述了藝術美及其定性以及藝術家等問題。在黑格爾看來,藝術美就是能以感性形式顯現理念的藝術形象。因為藝術形象是經過“清洗”并“灌注了生氣”的、心靈化的東西,所以它最能充分地顯現理念或理想。即能在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顯示理念的無限性與自由性,它完滿地體現著理性與感性、內容與形式、一般與個別的統一。在抽象的藝術美如何轉化為藝術形象的問題上,黑格爾提出了一系列實現這種轉化的具體范疇: “一般世界情況” (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 “情境” (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 “情致”、 “沖突”、 “動作”和“人物性格”等。他視時代社會歷史背景為藝術形象的基礎和顯現方式,體現出他那“巨大的歷史感”。尤其是關于“性格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要求人物性格應具豐富性、鮮明性和一貫性,并且提出“一般世界情況”、 “情境”、 “情致”和“性格”四者由對立、沖突而達于統一,才構成藝術典型的對立統一本質。這些都是《美學》中最有價值的觀點,同時這也標志著西方藝術理論中傳統的“情節中心”說向“性格中心”說轉變的完成。第一卷中理論上不同于前人的獨到之處,還有黑格爾把美學中的邏輯方面與歷史方面統一起來,從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知性認識與意志實踐的關系上去探尋美的本質。他把美的本質與“自然人化”和人的社會化的歷史發展聯系起來,主張美本身是“無限的、自由的”,“自由是理念的本性,也是理念追求的最高目標”,藝術美也是追求自由、達到自由的產物。據此他說“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從而突破了康德、席勒、謝林等人形而上學的“美是自由”說。與之相聯的是,黑格爾從實質上的人本主義出發,認為人總是在他自己所創造的對象性世界中“創造自己”,進而把藝術與現實人的對象化實踐聯系起來,表現出他對人的審美活動實質的深刻理解,看到了藝術美的內容是人的本質力量,強調了藝術美的目的性、創造性和自由性特征。這在理論上是富有開創性的。

《美學》第二卷主要是縱論藝術發展的歷史類型。黑格爾以“理念與形象能互相融合而為統一體的程度”為依據,把人類藝術劃分為三種歷史類型——象征藝術、古典藝術和浪漫藝術。這是他吸收了德國古典美學的傳統觀點,改造了謝林的藝術三分法而提出來的。他認為象征藝術是物質表現形式超過了精神內容,沒能充分顯現美的理念,所以它只是早期的低級藝術。古典藝術是物質表現形式與精神內容完滿統一的理想藝術。而浪漫藝術則是精神內容超過了物質表現形式,喪失了古典藝術的靜穆和悅,它發展的結果是導致自身的毀滅,甚至使藝術本身也解體,最終讓位給哲學。他運用了與這一分類法相應的基本美學范疇:崇高、美和丑。主張象征藝術是崇高的藝術,古典藝術是美的藝術,而浪漫藝術則是丑的藝術。他還把悲劇、喜劇等范疇與藝術類型的歷史發展聯系起來,賦予它們以歷史性、邏輯性和轉化性。黑格爾的這種類型劃分是不科學的。他那種對藝術前途的悲觀論調,表明他看到了造成藝術沒落的社會歷史原因,但卻將之歸結為理念發展的內在邏輯造成的,顯出了他的妥協性、軟弱性。

《美學》第三卷主要是根據感性材料顯現理念的不同功能,來對藝術門類作了具體劃分,區別了品級的高低,并想探索各門藝術發展的邏輯過程。黑格爾在論證了建筑、繪畫、音樂和詩(包括戲劇)等各門藝術的特征的基礎上,得出了最高的是詩,最低的是建筑這一結論。由于他片面地追求體系的構筑,造成了很多謬誤和矛盾之處。

盡管黑格爾的《美學》具有卓越的理論建樹,并拓寬了美學理論的天地,但由于作者顛倒了物質與精神、理性與感性、特殊與普遍的基本關系,因而造成了理論上的明顯缺陷:生硬、牽強地追求客觀唯心主義美學體系三段式的完整,導致了邏輯上、形式上的反科學性;主觀臆斷的偏頗;過分注重理性,沖淡了對感性、個別及審美心理等特征的深入探求等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9国产开嫩苞视频|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新婚夜被别人开了苞诗岚|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火影忍者narutofootjob|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xxxxx日韩|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在线观看日韩电影|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大屁股| 欧美色图在线观看|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纸画皮电影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入口|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网|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免费a级毛视频|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国产线路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全部三片在线观看直播|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