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介紹】:
漢末著名女詩人,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蔡邕女,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原嫁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家寡居。漢末大亂中為胡兵所擄,在南匈奴滯留十二年,嫁給左賢王,生二子。建安十二年為曹操贖回,再嫁董祀。作品今傳《悲憤詩》二篇,一為五言,一為騷體,皆載《后漢書·列女傳》。其中五言一首較為可信,騷體一首大概是偽作。此外《胡笳十八拍》(見南宋朱熹《楚辭后語》)相傳也是蔡琰所作,真偽尚有爭論。五言《悲憤詩》是一篇杰出的敘事詩。它描寫了詩人在漢末軍閥混戰中的不幸經歷:被虜途中的悲慘遭遇,滯留胡地的思鄉之情,歸國前母子惜別的痛苦,回家后的深沉感傷。這一切以“悲憤”二字為統攝,反映了漢末動亂中廣大人民特別是婦女的共同命運,控訴了軍閥混戰的罪惡。全詩善于通過細節具體生動地表現各種場面和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杜甫《北征》顯然是受了它的影響。《胡笳十八拍》強烈地抒發自己的怨恨,控訴自己的不幸遭遇,是一首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抒情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