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愛國詩篇
陸游生活的時代,中原大好河山淪陷異族之手,北方廣大人民遭受殘酷的民族壓迫,南宋小朝廷屈辱賣國。興師北伐,收復失地,統一祖國是有志之士和人民群眾的普遍而迫切的愿望。陸游的詩作中反映民族矛盾和時代要求,洋溢著愛國主義熱情的篇章,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陸游的愛國詩篇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精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他的許多愛國詩篇表現了“鐵馬橫戈”“手梟逆賊”“氣吞殘虜”的豪情壯志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以身許國、恢復中原的理想。《夜讀兵書》、《長歌行》、《金錯刀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老馬行》等篇都鮮明地表達了這樣的主題。清人趙翼說陸游的詩“言恢復者十之五六”,說明抗金復國的理想猶如一條紅線貫穿著詩人一生的創作。陸游早年寫的《夜讀兵書》中就已有“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的獻身報國的自白;此后,詩人一再歌唱自己的這一理想,始終以“戰場橫尸”為國立功為無尚的光榮;直到晚年,詩人已82歲高齡時,在《老馬行》一詩中依然壯志不減,寫出了“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的名句。
其次,陸游的一些愛國詩篇表達了必勝的信心、高昂的戰斗意志和為國捐軀在所不惜的犧牲精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書悲》、《書志》、《送范舍人還朝》等篇可謂代表作。陸游喜歡借脅寫夢境,以幻想的形式抒發他的愛國激情,“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之類的情景常出現在他的詩中,這恰是面對朝廷屈辱妥協而自己卻不甘于敗敵之手的高昂斗志和必勝信心的藝術表現。
復次,陸游的愛國詩篇對南宋朝廷茍安一隅、不圖恢復的投降賣國行為表示極大的憤慨并作了嚴厲的譴責;同時,對北方淪陷區廣大軍民的艱難處境寄予深切同情。《關山月》、《醉歌》都屬此類。《關山月》對統治集團的營私誤國、昏庸無能的揭露更為集中而全面,詩歌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收尾,表現了北方“遺民”對南宋北伐的盼望之情,也寄寓了詩人鮮明的愛憎。
最后,那些抒發報國無門或壯志未酬的憂憤情緒的作品也是陸游愛國詩篇的一個重要部分。《書憤》(“早年哪知世事艱”)、《隴頭水》、《示兒、等詩都有代表性。冷酷的現實無情地扼殺了詩人的報國理想,而詩人卻不甘放棄素志,這使他的詩往往帶有年老而壯志未遂的憤懣和沉郁蒼涼的色彩,從中可以看到一個老當益壯、百折不回的愛國詩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