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呂之亂
西漢初年,統治階階內部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斗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即位,封呂雉為皇后,即呂后。呂后此時開始參預政治活動。公元前195年,劉邦卒。惠帝即位,年齡尚幼,呂后臨朝稱制,把持朝政。先后害死趙王如意和戚夫人。置劉邦所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誓不顧,分封諸呂子弟為王。令呂臺和呂產分領南北軍,控制了衛戍京師的軍隊。接連殺掉劉邦另外兩子,進一步排除劉氏勢力。在朝廷安插親信審食其為左丞相,“號命一出太后”,呂后成為實際上的皇帝。但忠于劉氏的元老重臣和分封各地的劉氏諸王,仍擁有強大勢力。呂后死后,漢朝庭內劉氏和呂氏集團,為奪取最高統治權,斗爭激烈。齊王劉襄先起兵“誅諸呂”。相國呂產遣將軍灌嬰率兵迎擊。灌嬰于榮陽停兵不進,反與齊王聯合,共謀討伐諸呂。諸呂乘機作亂,欲公開取劉氏而代之。已被解除兵權的太尉周勃,乘諸呂尚未起事,先奪諸呂掌握的兵權,殺呂產,捕呂祿。又遣人盡誅諸呂男女少長。迎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朝廷大權又重返劉氏集團手中。作深入了解,可參看《漢書·高后紀》和《漢書·周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