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德拉克羅瓦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德拉克羅瓦
歐仁·德拉克羅瓦 (Eugene Delacroix,1798—1863),是法國十九世紀的一位才華出眾的畫家、色彩大師。在藝術實踐中,德拉克羅瓦堅持浪漫主義,與官方的古典主義學院派相抗衡,以不可遏止的創造精神,專心致志地從事創作活動,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對十九世紀中葉的現實主義及后來的印象主義,都有深遠的影響。
德拉克羅瓦不僅是作品甚豐的藝術大師,同時也是藝術理論家、美學家,著有《藝術評論》等多篇。他的一些美學見解收在《日記》中。在美學理論方面,德拉克羅瓦系統地闡述了浪漫主義觀點。他指出: “繪畫的客觀因素以外,繪畫還包括人所操縱的成分和有意識的選擇,即藝術家的見解。”他說:“如果事物真是美的話,那么人的內心鑒別力,立刻就向我們指出其價值”。德拉克羅瓦特別重視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利價值,認為真正的藝術是有寬廣的使命與活動范圍的。 “人們總會要求一切畫派(不管他們的特點如何)的作品激動人心,提高和啟發理智。”他認為,美是多種多樣的, “美不能局限于畫派、地區或者時代,不能象有的人認為的那樣,只在古希臘和羅馬的作品中尋找美”,要看到美是普遍存在的,人們應該贊譽其他民族和其他文明所創造的各種美的形象。
他還能夠從發展觀點看待美的心靈和他自己特有的風格。強調一個藝術家的主觀作用,直接關系藝術作品的質量和水平。怎樣才能充分體現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呢?那就是要把自己所見到,或是心里加以想象的東西,進行反復推敲。用他的話說,沒有任何一個美術家或者作家,不千百次地修改自己的作品,盡可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一切真正偉大的藝術家、詩人或者畫家,不僅有創造成功的構思的能力,而且應該善于用最生動的方式,把構思體現出來。”
藝術必須以情動人,感情充沛的作品,則具有較大的藝術魅力。他認為“繪畫所激起的非常特殊的感情,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能激起的。這種效果,是由一定的色彩安排,明和暗的轉換,也就是說,是由以稱之為畫的音樂所創造出來的。”繪畫藝術,以其特殊的藝術語言——視覺形象,如同音樂那樣和諧地傳達人們的感情,自然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他在這里特別重視“繪畫擁有迷人的色彩”,其影響推動了整個十九世紀法國繪畫藝術的發展。
他在現實美與藝術美的變化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深刻的看法,“美的特點也可能改變。任何迷住遠方文明的美的形象,已經不能使我們震動,我們極其喜歡更加符合我們感情的,或者,如果樂意的話,稱之為符合我們成見的美。”美怎么體現在人身上呢?他從美的個性角度闡述了這個道理,他說:“但愿贊美人的時候,他是一個獨樹一幟的人,正是這樣獨特性,這種個人的獨特性,使一切偉大的藝術家或者詩人,使我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