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陳蕃傳》譯文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后漢書《陳蕃傳》譯文賞析

陳蕃傳

【題解】

陳蕃,漢桓帝時擔任太尉,漢靈帝初期擔任太傅。東漢中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宦官外戚爭相奪權把持朝政,使政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到了漢桓帝之時,形成了宦官專權的局面,因此而引發了一部分朝野知識分子的強烈不滿,并且就此展開了水火不容的斗爭。為把日暮途窮的東漢政權從宦官手中拯救出來,陳蕃等人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同大將軍竇武合謀誅宦官的事件暴露后,他以七十多歲的高齡率領八十多名屬官和學生沖進宮內解救竇武,失敗后不屈而死。因此,在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陳蕃的人格格外受人崇敬。

【原文】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1]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2]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埽(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遭母憂,棄官行喪。服闋[3],刺史周景辟別駕從事,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后公府辟舉方正,皆不就。太尉李固表薦,征拜議郎,再遷為樂安太守。時,李膺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皆自引去,蕃獨以清績留。郡人周璆,高潔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4],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璆字孟玉,臨濟人,有美名。

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5],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鄉邑稱孝,州郡數禮請之。郡內以薦蕃,蕃與相見,問其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禮,賢者俯就[6],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數,以其易黷[7]故也。況及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注釋】

[1]汝南平輿:今河南平輿北。

[2]候:看望,探望。

[3]服闋:古代三年之喪滿。闋:停止,終了。

[4]字而不名:古人稱字而不呼名,表尊重。

[5]埏(yán)隧:墓道。

[6]俯就:降格相就。

[7]黷(dú):不恭敬。

【譯文】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今河南平輿)人。他的祖父當過河東太守。陳蕃十五歲的時候,曾住一室,無事可做,而室內外十分骯臟,父親的朋友同郡人薛勤來看他,對陳蕃說:“小孩子,為什么不打掃清潔迎接客人呢?”陳蕃說:“大丈夫在世,應當掃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顧自己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氣,對他很是贊賞。

最初,在郡里出仕,被推舉為孝廉,授郎中。因母親去世,辭官居喪。服喪期滿,刺史周景召他為別駕從事,因意見不一,棄官離去。后來公府征舉方正,都不去。太尉李固上表薦舉他,授議郎,再升為樂安太守。當時,李膺任青州刺史,治政嚴,有威名。屬下官員聽了消息的,都自己要求離去,陳蕃因為政績清廉,一個人留下來。郡人周璆,潔身自愛,前后郡守招請,不肯去。只有陳蕃能夠招他去。陳蕃稱他的字,不叫他的名,非常尊敬他。特別為他安一張床,周璆走了,就把床懸起來。周璆字孟玉,臨濟(今山東高青)人,有美名。

老百姓趙宣葬親不閉墓道,住在里面,服喪二十多年,鄉邑都稱他的孝行,州郡幾次以禮請他。郡里把他推薦給陳蕃,問到他的妻子兒女,知道趙宣的五個兒女,都是居喪期間生的。陳蕃于是大怒說:“圣人制禮,有品行道德的人,都得遵守,不肖的人,也應該努力做到,并且祭祀不須次數太多,太多,反而不敬。你現在睡在墓中,在墓中養兒育女,欺世盜名,迷惑群眾,污辱鬼神,豈有此理!”于是辦了他的罪。

【原文】

大將軍梁冀威震天下,時遣書詣蕃,有所請托,不得通,使者詐求謁,蕃怒,答(撘)殺之,坐左轉修武令。稍遷,拜尚書。時,零陵、桂陽[8]山賊為害,公卿議遣討之,又詔下州郡,一切皆得舉孝廉、茂才。

蕃上疏駁之曰:“昔高祖創業,萬邦息肩,撫養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為害,豈非所在[9]貪虐,使其然乎?宜嚴敕三府,隱核[10]牧守令長,其有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即便舉奏,更選清賢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愛惠者,可不勞王師,而群賊弭息矣。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屬過限未除,但當擇善而授之,簡惡而去之。豈煩一切之詔,以長請屬之路乎!”以此忤左右,故出為豫章[11]太守。性方峻,不接賓客,士民亦畏其高。征為尚書令,送者不出郭門。

遷大鴻臚,會白馬令李云抗疏諫,桓帝怒,當伏重誅。蕃上書救云,坐免歸田里。復征拜議郎,數日遷光祿勛。時,封賞逾制,內寵猥盛[12],蕃乃上疏諫曰……

【注釋】

[8]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陽:今湖南桂陽。

[9]所在:在任的官吏。

[10]隱核:考核審查。

[11]豫章:今江西南昌。

[12]猥盛:氣焰盛大。

【譯文】

大將軍梁冀威震天下,當時派人送信給陳蕃,請陳蕃辦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見,于是說假話請求見陳蕃,陳蕃發怒,把送信的打死了,因罪降為修武令。稍得升遷,被任為尚書。這時零陵、桂陽(今屬湖南)山賊為害,公卿研究要派軍隊去打,皇帝又詔令州郡,要求推選孝廉、茂才。

陳蕃上疏辯駁說:“前高祖創立大業,海內人民,如釋重負,官吏撫養百姓,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現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兒子,導致兒子們為害的原因,難道不是當地官吏貪污暴虐造成的嗎?應該嚴厲責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和縣令,那些為政乖亂,殘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發,另選清正賢明、廉潔奉公,能夠宣揚法令,愛護百姓的人來代替他們,這樣便可以不必煩勞大軍,盜賊自然可以平息啊!還有,三署郎官二千多人,三府里的屬官超過規定限額還未加任用,只應該選擇好的授予官職,那些昏庸不法的挑出來不要他們。這樣,哪里還要您下詔要求推舉人才,因而助長請托的風氣呢?”這個主張得罪了皇帝身邊的人,被外放為豫章太守。陳蕃性情嚴肅方正,不接待賓客,士民也敬畏他的清高。征召他任尚書令,送行的人都沒走出外城門。

陳蕃升任大鴻臚,正遇上白馬縣令李云上疏直言勸諫,桓帝大為震怒,李云應被處死,陳蕃上書救李云,獲罪被罷免回家。陳蕃又被征任議郎,幾天之后,升任光祿勛。當時封爵賞賜不合規矩,皇宮內的寵臣外戚,權勢很盛,陳蕃于是上疏勸諫說……

【原文】

帝頗納其言,為出宮女五百余人,但賜俊爵關內侯,則萬世南鄉侯。延熹六年,車駕幸廣成校獵。蕃上疏諫曰:“臣聞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順時講武,殺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違此,則為肆縱。故皋陶戒舜‘無教逸游’,周公戒成王‘無槃(盤)于游田[13]’。虞舜、成王獄(尤)有此戒,況德不及二主者乎!夫安平之時,尚宜有節,況當今之世,有三空之厄哉!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是謂三空。加兵戎未戢[14],四方離散,是陛下焦心毀顏,坐以待旦之時也。豈宜揚旗曜武,騁心輿馬之觀乎!又秋前多雨,民始種麥。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禽除路之役,非賢圣恤民之意也。齊景公欲觀于海,放乎瑯邪,晏子為陳百姓惡聞旌旗輿馬之音,舉首嚬眉[15]之感,景公為之不行。周穆王欲肆車轍馬跡,祭公謀父為誦《祈招》之詩,以止其心。誠惡逸游之害人也。”書奏不納。

【注釋】

[13]無槃:不要沉迷于。游田:打獵。田,通“畋”。

[14]戢(jí):收斂,收藏。

[15]嚬(pín)眉:皺眉頭。嚬,古同“顰”。

【譯文】

桓帝采納了他不少意見,放出宮女五百人,只賜封黃俊為關內侯,鄧萬世為南鄉侯。延熹六年(163),桓帝駕臨廣成苑圍獵,陳蕃上疏勸諫說:“我聽說帝王到苑囿狩獵,只在仲秋祭祀天地的時候。順應時節,操練武備射殺禽獸,有助祭祀,用來表達孝敬之情。如果違反這些,就算是放縱無度了。所以皋陶教訓舜‘無教逸游’,周公教訓成王‘無槃于游田’。虞舜、成王尚且要以此為戒,何況德行不及二主的呢!天下太平的時候,還要有節制,何況現在有‘三空’的困厄呢。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這就是所謂‘三空’。加上戰爭不止,四方百姓流離失散,這正是您傷心憔悴,夜不能寐的時候,怎么能耀武揚威,醉心于車馬馳騁的場面呢。還有,初秋多雨,是百姓開始播種的時機,反而要他們驅禽趕獸,從事開辟道路的勞役,這不是賢明圣君體恤百姓的心啊。齊景公想去觀海,去瑯琊,晏子對齊景公敘述了百姓不愛聽旌旗輿馬的聲音,搖頭皺眉的情況,景公因此不去了。周穆王想周行天下,任心所為,到處都有他的車轍馬跡,祭公謀父為他讀《祈招》之詩,用以阻止他的這種思想。因為游樂害人啊!”奏書被送上,桓帝并沒有采納。

【原文】

自蕃為光祿勛,與五官中郎將黃琬共典選舉,不偏權富,而為勢家郎所譖訴,坐免歸。頃之,征為尚書仆射,轉太中大夫。八年,代楊秉為太尉。蕃讓[16]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17],臣不如太常胡廣。齊七政,訓五典,臣不如議郎王暢。聰明亮達,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許。中常侍蘇康、管霸等復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農劉祐、廷尉馮緄、河南尹李膺,皆以懺旨,為之抵罪。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復,誠辭懇切。帝不聽,因流涕而起。

時,小黃門趙津、南陽大猾張汜等,奉事中官,乘勢犯法,二郡太守劉瓆、成瑨考(拷)案其罪,雖經赦令,而并竟考(拷)殺之。宦官怨恚,有司承旨,遂奏瓆、瑨罪當棄市。又山陽[18]太守翟超,沒入中常侍侯覽財產,東海相黃浮,誅殺下邳令徐宣,超、浮并坐髡鉗,輸作左校。蕃與司徒劉矩、司空劉茂共諫請瓆、瑨、超、浮等,帝不悅。有司劾奏之,矩、茂不敢復言。

蕃乃獨上疏曰……帝得奏愈怒,意無所納,朝廷眾庶莫不怨之。宦官由此疾蕃彌甚,選舉奏議,輒以中詔譴卻,長史已下多至抵罪。猶以蕃名臣,不敢加害。瓆字文理,高唐[19]人。瑨字幼平,陜[20]人。并有經術稱,處位敢直言,多所搏擊,知名當時,皆死于獄中。

【注釋】

[16]讓:辭讓。

[17]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沒有失誤,沒有遺漏,循用舊典制度。

[18]山陽:今山東鄒城。

[19]高唐:今河北高唐。

[20]陜:今河南陜縣。

【譯文】

自從陳蕃作了光祿勛,他同五官中郎將黃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選拔,從不偏袒權貴,正因此而被豪門子弟誣陷控告,獲罪罷官回家。不久,陳蕃被征召成為尚書仆射,后轉調太中大夫。延熹八年(165)代替楊秉為太尉。陳蕃辭讓說:“不失誤,不遺漏,循用舊典文章,我不如太常胡廣;辨別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政,解說五典,我不如議郎王暢。聰明豁達,文武全才,我不如弛刑徒李膺。”桓帝不許。中常侍蘇康、管霸等人再次被起用,他們排擠誣陷忠良大臣,彼此阿諛勾結。大司農劉佑、廷尉馮緄、河南尹李膺,都因違背皇上的意旨而受到懲處。陳蕃借朝會之機,堅決為李膺等人申訴,請求皇上寬免他們,提升他們的官爵。反復申訴,詞意懇切。桓帝不理,陳蕃因此流淚起身而出。

當時小宦官趙津、南陽大惡霸張汜等人,侍奉宦官,仗著他們的權勢作惡犯法,太原、南陽二郡太守劉瓆、成縉審訊他們,雖然有皇帝赦免他們的命令,但仍然堅持訊問到底,將他們處死了。宦官們對他們便懷恨在心。官吏秉承意旨,于是上奏皇帝,劉瓆、成縉罪當處死。還有,山陽(今山東鄒城)太守翟超沒收了中常侍侯覽的財產,東海相黃浮處死了下邳縣令徐宣,翟超、黃浮都受了髡鉗之刑,被押往左校勞役。陳蕃和司徒劉矩、司空劉茂一起勸諫皇帝,請求寬免劉瓆、成縉、翟超、黃浮等人,桓帝不高興,官吏彈劾他們,劉矩、劉茂不敢再說什么了。

陳蕃獨自上疏說……桓帝看了他的奏章,更加惱怒,一點也沒有采納。朝廷不少人因此憎恨他。宦官則更加痛恨陳蕃,他選拔出人才送上奏章,宦官立即借皇帝的名義斥責退回,他屬下的長史以下許多官吏多被借故治罪,因為陳蕃是當代名臣,還不敢加害他。劉瓆字文理,高唐(今河北高唐)人,成縉字幼平,陜縣(今河南陜縣)人,都以經術著名,在官敢于說真話,對于一些壞事,多有抨擊,在當時很知名,卻都死在了監獄之中。

【原文】

九年,李膺等以黨事下獄考實。蕃因上疏極諫曰……帝諱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永康元年,帝崩。竇后臨朝,詔曰:“夫民生樹君,使司牧之,必須良佐,以固王業。前太尉陳蕃,忠清直亮。其以蕃為太傅,錄尚書事。”時,新遭大喪,國嗣未立,諸尚書畏懼權官,托病不朝。蕃以書責之曰:“古人立節,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諸君奈何委荼蓼[21]之苦,息偃在床?于義不足,焉得仁乎!”諸尚書惶怖,皆起視事。

靈帝即位,竇太后復優詔蕃曰:“蓋褒功以勸善,表義以厲俗[22],無德不報,《大雅》所嘆。太傅陳蕃,輔弼先帝,出內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23],華首[24]彌固。今封蕃高陽鄉侯,食邑三百戶。”蕃上疏讓曰:“使者即臣廬,授高陽鄉侯印綬,臣誠悼心,不知所裁。臣聞讓,身之文,德之昭也,然不敢盜以為名。竊惟割地之封,功德是為。臣孰自思省,前后歷職,無他異能,合亦食祿,不合亦食祿。臣雖無素潔之行,竊慕‘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若受爵不讓,掩面就之,使皇天震怒,災流下民,于臣之身,亦何所寄?顧惟陛下哀臣朽老,戒之在得。”竇太后不許,蕃復固讓,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

【注釋】

[21]荼蓼(túliǎo):泛指田野沼澤間的雜草。

[22]厲俗:斧正風俗。

[23]謇(jiǎn)愕之操:正直敢言的操守。

[24]華首:頭發花白。

【譯文】

延熹九年(166),李膺等人由于黨人事件被關進監獄受審。陳蕃因而上書極力勸諫說……桓帝不高興陳蕃說的話直切,借口陳蕃辟舉選用的人才不適當,于是罷免了他。

永康元年(167),桓帝去世,竇皇后執掌朝政,下詔書說:“百姓生來就要立君,以管理他們。還必須有賢良的輔佐大臣,來鞏固王家大業。前太尉陳蕃,忠誠清正,為人坦蕩,現在任命陳蕃為太傅并管理尚書事宜。”當時剛遭國喪,還沒有確定皇位繼承人,各位尚書害怕觸怒朝中權臣,都假稱有病不上朝辦事。陳蕃寫信責備他們說:“古人講究節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態度如同他還活著一樣。現在皇嗣還沒有定下來,政事日益緊迫,諸君為什么拋棄國家的苦難不管,在家躺著休息呢?在義已經很虧缺了,哪能談得上仁呢?”各位尚書惶惶恐怖,都去朝廷辦公。

靈帝即皇位后,竇太后再次下詔表彰陳蕃:“獎功以勸善,表揚義烈以激勵風俗,沒有不報之德行,正如《大雅》所詠嘆。太傅陳蕃,輔佐先帝,擔任京官多年,既忠且孝,德行為本朝第一,直言忠諫,到老不輟。現在封陳蕃為高鄉侯,食邑三百戶。”陳蕃上疏辭讓,說:“使者到我家,授我高陽鄉侯印綬,我真是恐懼不知如何是好。我聽說謙讓,這是立身的光彩,德行的顯著。然而不敢盜取為名。我想,割地封侯,主要表彰功德。我反復思考,前后歷任職務,并沒有特別好的功績,合也食祿,不合也食祿。我雖說沒有廉潔之行,還是羨慕‘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的高尚品德。如果受爵不辭讓,厚著臉皮接受,使皇天震怒,災害降于老百姓,讓我置身何處呢?只想皇上可憐我老朽,戒在貪得。”竇太后不許,陳蕃一再堅決辭讓,前后遞上奏章十次,終于沒有受封。

【原文】

初,桓帝欲立所幸田貴人為皇后。蕃以田氏卑微,竇族良家,爭之甚固。帝不得已,立竇后。及后臨朝,故委用于蕃。蕃與后父大將軍竇武,同心盡力,征用名賢,共參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頸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趙嬈,旦夕在太后側,中常侍曹節、王甫等與共交構[25],諂事太后。太后信之,數出詔命,有所封拜,及其支類,多行貪虐。蕃常疾之,志誅中官,會竇武亦有謀。蕃自以既從人望而德于太后,必謂其志可申,乃先上疏曰……太后不納,朝廷聞者莫不震恐。蕃因與竇武謀之,語在《武傳》。

及事泄,曹節等矯詔[26]誅武等。蕃時年七十余,聞難作,將官屬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門,攘臂[27]呼曰:“大將軍忠以衛國,黃門反逆,何云竇氏不道邪?”王甫時出,與蕃相迕,適聞其言,而讓蕃曰:“先帝新棄天下,山陵未成,竇武何功,兄弟父子,一門三侯?又多取掖庭宮人,作樂飲宴,旬月之間,貲財億計。大臣若此,是為道邪?公為棟梁,枉橈阿黨[28],復焉求賊!”遂令收蕃。蕃拔劍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圍之數十重,遂執蕃送黃門北寺獄。黃門從官騶蹋踧[29]蕃曰:“死老魅[30]!復能損我曹員數,奪我曹稟假不?”即日害之。徙其家屬于比景[31],宗族、門生、故吏皆斥免禁錮。

【注釋】

[25]交構:結成黨羽。

[26]矯詔:偽托詔書。

[27]攘臂:捋起袖子。

[28]枉橈阿黨:騶(zōu):養馬官。

[29]蹋踧(cù):踢踩。

[30]死老魅:罵人語。魅,意為鬼魅。表示極厭惡。

[31]比景:在今越南境內。

【譯文】

當初,桓帝想立寵愛的田貴人為皇后,陳蕃認為田氏出身卑微,竇氏是良家大族,爭立竇氏很堅決,桓帝不得已立竇氏為皇后。所以竇太后執掌朝政后,任用陳蕃。陳蕃和竇太后的父親大將軍竇武,同心盡力,起用名流賢士,共同參與國家政治,天下之士無不伸長脖子盼望天下太平。然而桓帝的乳母趙嬈,早晚都在竇太后身邊,中常侍曹節、王甫等同她勾結,討好太后。太后信任他們,多次下詔令,給他們封爵授官,而他們的爪牙,大都貪婪暴虐,陳蕃常恨這幫人,決心消滅宦官,正好竇武也有謀劃。陳蕃認為自己既順從人們的心愿,又對太后有過功德,認為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夠實現,于是便先向太后上疏說……竇太后沒有采納,朝廷里聽說了的沒有不震驚的。陳蕃因與竇武商量,事情被記載于《竇武傳》中。

事情泄露之后,曹節等人偽造太后的命令殺了竇武等人。陳蕃當時七十多歲,聽說變亂發生,率領屬官和學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沖進承明門,振臂高喊:“大將軍忠誠衛國,宦官造反發生叛亂,怎么能說竇氏不守臣道呢?”王甫當時從宮里出來,正好聽到了他的話,就斥責陳蕃說:“先帝剛剛去世,陵墓還未修成,竇武有什么功勞,而兄弟父子一門三人封侯?另外,他弄走很多宮女,飲酒作樂,一月之內,搜括財富以億計。大臣如此,這是臣道嗎?你是國家的棟梁,徇私枉法,結成朋黨,還到哪里捉賊去?”于是命令逮捕陳蕃。陳蕃拔劍大聲呵斥王甫,王甫的兵士不敢靠近他。于是增兵包圍陳蕃等人幾十層,捉了陳蕃關進宦官掌管的北寺獄中。宦官的隨從騎士對著陳蕃踢踩交加,罵陳蕃:“死老鬼,你還能裁減我們的人員,剝奪我們的額外收入嗎?”當天就將他殺害,把他的家屬流放到比景(今在越南境內),宗族、門生、舊部屬都免職禁錮。

【原文】

蕃友人陳留朱震,時為铚[32]令,聞而棄官哭之,收葬蕃尸,匿其子逸于甘陵[33]界中。事覺系獄,合門桎梏。震受考(拷)掠,誓死不言,故逸得免。后黃巾賊起,大赦黨人,乃追還逸,官至魯相。震字伯厚,初為州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臧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論曰:桓、靈之世,若陳蕃之徒,咸能樹立風聲,抗論惽俗[34]。而驅馳崄厄之中,與刑人腐夫[35]同朝爭衡,終取滅亡之禍者,彼非不能潔情志,違埃霧[36]也。愍夫世士以離俗為高,而人倫莫相恤也。以遁世為非義,故屢退而不去;以仁心為己任,雖道遠而彌厲。及遭際會,協策竇武,自謂萬世一遇也。懔懔[37]乎伊、望之業矣!功雖不終,然其信義足以攜持民心。漢世亂而不亡,百余年間,數公之力也。

【注釋】

[32]铚:在今安徽淮北濉溪。

[33]甘陵:在今河北清河南。

[34]惽(mǐn)俗:矯正風俗。惽,同“憫”。

[35]刑人腐夫:宦官。

[36]違埃霧:違心避世。

[37]懔懔:盛大貌。

【譯文】

陳蕃的朋友陳留人朱震當時作铚縣(今安徽淮北)縣令,聽到消息,棄官哭祭陳蕃,收葬陳蕃的尸體。把陳蕃的兒子陳逸藏在甘陵(今河北清河)境內。事情被發覺后,朱震被捕入獄,全家人被關押起來,朱震受嚴刑拷打,但他寧死不說出陳逸的去向。陳逸因而得以逃脫。后來黃巾軍起事,朝廷大赦黨人,于是把陳逸找出來,后來陳逸官至魯相。朱震字伯厚,最初作州從事,上書揭發濟陰太守單匡貪贓罪,而且牽涉到單匡的哥哥中常侍車騎將軍單超。桓帝下令拘捕單匡,交廷尉審訊,并斥責單超,單超到監獄認罪。三府有諺語說:“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史官評論說:桓帝、靈帝時期,像陳蕃這樣的人,都能樹立好的風氣名聲,直言評論沉悶的現實,奔走于艱難險阻之中,和宦官同朝一較高低,結果招來殺身大禍。他們并不是不能潔身自守,避世隱居,而是可憐一般世士以遠離塵俗為高尚,對于人倫道德卻不關心。他們認為逃離塵世是不義的行為,所以多次遭到罷免,仍然不肯離開現實;以倡導仁德之心為己任,盡管知道這條道路是漫長的,卻更加堅定。到遇上桓帝和竇太后交替之際,為竇武出謀劃策,自己認為這是千載難遇的機會。他們所追求的伊尹、太公輔佐君王的業績,多么嚴正啊!事情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們的信義,足以扶持民心。漢代大亂,但不滅亡,一百多年間的存在正是陳蕃等人的力量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777777|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 和武警第一次做男男gay|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黄网站免费观看| 污视频app网站|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人体337p人体|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中国日本欧美韩国18| 高清欧美性暴力猛交| 榴莲视频app色版| 国内一级纶理片免费|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资源在线www天堂| 日韩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边吃奶边摸下面|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插|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 嗯好湿用力的啊c进来动态图 |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天天影视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