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寫作《散文的分類》文學寫作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散文寫作《散文的分類》文學寫作

散文的分類

要掌握各種散文的寫作特征,還需了解散文的分類。雖然任何分類都是不夠精確、留有遺憾的,但我們還是需要對其進行分類,就像我們必須對各種事物進行語言的命名一樣,否則就只能“失語”。石英在《怎樣寫好散文》中指出:“機械地劃分散文的‘類型’是蹩腳的,但也并非根本不能區分。大體說明一下散文的類型,無論對散文的欣賞還是散文的創作都是有實際意義的,特別是對散文愛好者和初學者認識散文的特征、處理不同的題材是會有幫助的。”因為“類型”與取材及所采取的寫作手法很有關系。散文寫作,有的偏重抒情,有的偏重敘事,有的偏重隨意談日常生活感悟,并且側重的內容不同所采用的表現手法也有不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散文因不同的題材、形式、表現方式等構成因素劃分成各種類型。這里按照散文寫作的不同表現方式,將散文分為以下三類。

一、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寫意,以抒發作者的情感為旨歸,現代文學理論將它與抒情詩同劃為抒情類文學。它是以抒情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抒情為主要目的,憑借客觀事物而抒發作者主觀感情的一種散文。它追求詩意,比起敘事散文和隨感有更明顯的抒情色彩,更多地借用想象、象征、比喻、暗示等表現手法,或者寫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或者托物言志,以達到抒情的目的,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所說的那樣:“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或者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萬物皆著我之色彩”。它記人寫事并不像記敘散文那樣具體和相對完整,而是選擇人物和事物的某些片段和特點來抒發感慨。它寫景狀物,不是就景繪景、就物描物,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現當代的許多散文名篇都是抒情散文,如蘇童《河流的秘密》這篇抒情兼富哲理的散文(節選):

對于居住在河邊的人們來說,河流是個秘密。

河床每天感受著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覆蓋的,河床一直蒙受著水的恩惠,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河里的魚知道河水的質量,魚的體質依賴于河流的水質,可是你知道魚兒是多么忍辱負重的生靈,更何況魚類生性沉默寡言,而且孤僻,它情愿吐出無用的水泡,卻一直拒絕與河邊的人們交談。

……

河流在洪水季節中獲得了尊嚴,它每隔幾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勢告訴人們,河流是不可輕侮的。然后洪水季節過去了。河邊的居民們發現深秋的河流水位很高,雨水的大量注入使河水顯示出新鮮和清澈的外貌。秋天的河流與岸邊的樹木做反向運動,樹木在秋風中枯黃了,落葉了,而河流顯得容光煥發,朝氣蓬勃。如果你站在某座橫跨河流的大橋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會注意到水流的速度,水流的熱情足以讓你感到震撼,那是野馬的奔騰,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曠野中的一次長篇演講,那是河流對這個世界的一年一度的傾訴。它告訴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縛的,你不可攔截,不可筑壩,你必須讓它奔騰而下;河流告訴岸上的人群,你們之中,沒有人的信仰比水更堅定,沒有人比水更幸運。河流的信仰是海洋,多么純樸的信仰啊,海洋是可靠的,它廣闊而深邃的懷抱是安全的。

誰能有柔軟之極雄壯之極的文筆為河流譜寫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我一直喜歡閱讀所有關于河流的詩文篇章,所有熱愛河流關注河流的心靈都是濕潤的,有時候那樣的心靈像一盞漁燈,它無法照亮岸邊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團光與水為友,讓人敬重。誰能有鋒利如篙的文筆直指河流的內心深處?我沒有,恐怕你也沒有。我說過河流的秘密不與人言說,贊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與我們日益加劇的敵意和隔閡?一個熱愛河流的人常常說他羨慕一條魚,魚屬于河流,因此它能夠來到河水深處,探訪河流的心靈。可是誰能想到如今的魚與河流的親情日益淡薄,新聞媒體紛紛報道說河流中魚類在急劇減少。所有水與魚的事件都歸結為污染,可“污染”兩個字怎么能說出河流深處發生的革命?誰知道是魚類背叛了河流,還是河流把魚類逐出了家門?

我很抱歉描述了這么一條河流來探索河流的心靈,事實上河流的心靈永遠比你所能描述的豐富得多,深沉得多。……河流的心靈漂浮在水中,無論你編織出什么樣的網,也無法打撈河流的心靈,這是關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選自蘇童《河流的秘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這是蘇童的自傳性散文,以精細的筆墨寫出了童年所經驗過那條后窗的潮濕、腐敗、污濁的河流,但他的目的不在于描寫河流本身,而是表達他對南方那種充滿腐爛臭味的生活的厭惡,更是為了表達他作為臨河而居的人對河流的感悟,對河流的敬畏,因為河流,即使是那么一條不堪的河流,都有著無法為人所知的秘密。

二、記敘散文

記敘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它與小說同屬于敘事類文學,是以記敘為主要手段,客觀地表現人和事,以揭示其精神面貌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散文。它以人物、事件為主要表現對象,其寫人事,偏重于寫事。與小說明顯不同的是,記敘散文所寫的人事要求寫實,而小說需要虛構;記敘散文寫人記事多為分散的片段,不要求事件的完整性,也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變化,而小說則多為集中、完整的情節和完整的人物形象。記敘散文以敘述的手法為主,但也可以適當地使用描寫、抒情和議論的手法,常常多種手法相結合,突出敘事。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張曉風的《孤意與深情》等都是以敘事為主的敘事散文。請看張曉風《孤意與深情》(節選):

我和俞大綱老師的認識是頗為戲劇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聽他演講,活動是李曼瑰老師辦的,地點在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地方小,到會的人也少,大家聽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對我而言,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臺去找他,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師那套破舊的椅子上繼續向他請教。

俞老師是一個談起話來就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我們愈談愈晚,后來他忽然問了一句:

“你在什么學校?”

“東吳——”

“東吳有一個人,”他很起勁地說,“你去找她談談,她叫張曉風。”

我一下愣住了,原來俞老師竟知道我而器重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也會留心當代文學,我當時的心情簡直興奮得要轟然一聲燒起來,可惜我不是那種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訴他我就是張曉風。

然后他告訴我他喜歡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認為深得中國文學中的陰柔之美,我其實對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啟齒,由于年輕和浮淺,我把許多好東西寫得糟糕極了,但被俞老師在這種情形下無心地盛贊一番,仍使我竊喜不已。接著又談了一些話,他忽然說:

“白先勇你認識嗎?”

“認識。”那時候他剛好約我在他的晨鐘出版社出書。

“他的《游園驚夢》里有一點小錯,”他很認真地說,“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訴他改過來。”

我真的驚訝于他的細膩。

后來,我就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地穿過怡太旅行社業務部而直趨他的辦公室里聊起天來。

……

老師在世時,我和他雖每有會意深契之處,但也有不少時候,老師堅持他的看法,我則堅持我的。如果老師今日復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辯駁的事便是堅持他至少要寫二部書,一部是關于戲劇理論,另一部則應該至少包括十個平劇劇本,他不應該只做我們這一代的老師,他應該做以后很多代年輕人的老師……

可是老師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電話和誰爭論去呢?

對于我的戲劇演出,老師的意見也甚多,不論是“燈光”、“表演”、“舞臺設計”、“舞蹈”,他都“有意見”,事實上俞老師是個連對自己都“有意見”的人,他的可愛正在他的“有意見”。他的意見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無論如何,我十分感動于每次演戲他必然來看的關切,而且還讓怡太旅行社為我們的演出特別贊助一個廣告。

老師說對說錯表情都極強烈,認為正確時,他會一疊聲地說:“對——對——對——對——”

每一個對字都說得清晰、緩慢、悠長,而且幾乎等節拍,認為不正確時,他會嘿嘿而笑,搖頭,說:

“完全不對,完全不對……”

令我驚訝的是老師完全不贊同比較文學,記得我第一次試著和他談談一位學者所寫的關于元雜劇的悲劇觀,他立刻拒絕了,并且說:

“曉風,你要知道,中國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點相同的都沒有!”

“好,”我不服氣,“就算比出來的結果是‘一無可比’,也是一種比較研究啊!”

可是老師不為所動,他仍堅持中國的戲就是中國的戲,沒有比較的必要,也沒有比較的可能。

“舉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亞和中國的悲劇里在最嚴肅最正經的時候,卻常常冒出一段科諢——而且,常常還是黃色的,這不是十分相似的嗎?”

“那是因為觀眾都是新興的小市民的緣故。”

奇怪,老師肯承認它們相似,但他仍反對比較文學。后來,我發覺俞老師和其他一些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頭來各人還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師生,也仍然是師生。

……

后來,就在報上看到老師的死。老師患先天性心臟肥大癥多年,原來也就是隨時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計程車上突然失去記憶,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師的心臟病突發倒是我們所可能預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傷的是留下來的,師母和一切承受過他關切和期望的年輕人,我們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師生前喜歡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說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卻又很微妙地是一個藝術家必要的一種矛盾。

老師死后我忽然覺得老師自己也是一個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執著于一個綿邈溫馨的中國,他的孤意是一個中國讀書人對傳統的悲痛的擁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納接受每一股昂揚沖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瀾壯闊,浩瀚渺渺……

(選自張曉風《色織》,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

該文以敘事為主,兼有抒情,屬于寫人敘事類散文,以較為平淡的筆墨記敘了“我”與俞大綱老師之間的師生情誼,用質樸的語言刻畫出老師的生動形象,富于戲劇性與幽默感,字里行間流露出脈脈溫情,情感真摯,感人至深。

三、隨筆小品

隨筆小品最能體現散文的“散”,即隨意賦形、筆調靈活的特征。它是以夾敘夾議為主要表現方式,隨手筆錄作者所歷所見所聞所感,不拘一格的一種散文。隨筆的內容駁雜,比其他類的散文更能容納作者豐富復雜的思想認識和情志趣懷。隨筆這種散文在英文里稱為Essay,即有隨意漫筆的意思。日本廚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中說:“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爐旁邊的安樂椅子上,倘在夏天,則披浴衣,啜苦茗,隨隨便便,和好友任心閑話,將這些話照樣地移在紙上的東西就是essay,興之所至,也說些以不至于頭痛為度的道理罷。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罷,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情),所談的題目,天下國家的大事不待言,還有市井的瑣事,書籍的批評,相識者的消息,以及過去的追懷,想到什么就縱談什么,而托于即興之筆者,是這一類的文章。”這段話既概括了隨筆可寫的內容,也指出了隨筆的寫作特點。如魯迅的雜文和周作人的很多小品文都是這類隨筆,任意而談,隨意成章,這最能體現散文之“散”的特征,如周作人的《談酒》(節選):

這個年頭兒,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我雖是京兆人,卻生長在東南的海邊,是出產酒的有名地方。我的舅父和姑父家里時常做幾缸自用的酒,但我終于不知道酒是怎么做法,只覺得所用的大約是糯米,因為兒歌里說:“老酒糯米做,吃得變nionio”——末一字是本地叫豬的俗語。做酒的方法與器具似乎都很簡單,只有煮的時候的手法極不容易,非有經驗的工人不辦,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請一個人來,俗稱“酒頭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為最上,叫他專管鑒定煮酒的時節。有一個遠房親戚,我們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里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時也聽見她叫“老七斤”,是這樣的酒頭工,每年去幫人家做酒,他喜吸旱煙,說玩話,打麻將,但是不大喝酒(海邊的人喝一兩碗是不算能喝,照市價計算也不值十文錢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時常跑一二百里路被招到諸暨嵊縣去。據他說這實在并不難,只須走到缸邊屈著身聽,聽見里邊起泡的聲音切切察察的,好像是螃蟹吐沫(兒童稱為蟹煮飯)的樣子,便拿來煮就得了;早一點酒還未成,遲一點就變酸了。但是怎么是恰好的時期,別人仍不能知道,只有聽熟的耳朵才能夠斷定,正如骨董家的眼睛辨別古物一樣。

大人家飲酒多用酒盅,以表示其斯文,實在是不對的。正當的喝法是用一種酒碗,淺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說是古已有之的香檳杯。平常起碼總是兩碗,合一“串筒”,價值似是六文一碗。串筒略如倒寫的凸字,上下部如一與三之比,以洋鐵為之,無蓋無嘴,可倒而不可篩,據好酒家說酒以倒為正宗,篩出來的不大好吃。唯酒保好于量酒之前先“蕩”(置水于器內,搖蕩而洗滌之謂)串筒,蕩后往往將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內,客嫌酒淡,常起爭執,故喝酒老手必先戒堂倌以勿蕩串筒,并監視其量好放在溫酒架上。能飲者多索竹葉青,通稱曰“本色”,“元紅”系狀元紅之略,則著色者,唯外行人喜飲之。在外省有所謂花雕者,唯本地酒店中卻沒有這樣東西。相傳昔時人家生女,則釀酒貯花雕(一種有花紋的酒壇)中,至女兒出嫁時用以餉客,但此風今已不存,嫁女時偶用花雕,也只臨時買元紅充數,飲者不以為珍品。有些喝酒的人預備家釀,卻有極好的,每年做醇酒若干壇,按次第埋園中,二十年后掘取,即每歲皆得飲二十年陳的老酒了。此種陳酒例不發售,故無處可買,我只有一回在舊日業師家里喝過這樣好酒,至今還不曾忘記。

我既是酒鄉的一個土著,又這樣的喜歡談酒,好像一定是個與“三酉”結不解緣的酒徒了。其實卻大不然。我的父親是很能喝酒的,我不知道他可以喝多少,只記得他每晚用花生米水果等下酒,且喝且談天,至少要花費兩點鐘,恐怕所喝的酒一定很不少了。但我卻是不肖,不,或者可以說有志未逮,因為我很喜歡喝酒而不會喝,所以每逢酒宴我總是第一個醉與臉紅的。自從辛酉患病后,醫生叫我喝酒以代藥餌,定量是勃闌地每回二十格闌姆,蒲桃酒與老酒等倍之,六年以后酒量一點沒有進步,到現在只要喝下一百格闌姆的花雕,便立刻變成關夫子了。(以前大家笑談稱作“赤化”,此刻自然應當謹慎,雖然是說笑話。)有些有不醉之量的,愈飲愈是臉白的朋友,我覺得非常可以欣羨,只可惜他們愈能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像是美人之不肯顯示她的顏色,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黃酒比較的便宜一點,所以覺得時常可以買喝,其實別的酒也未嘗不好。白干于我未免過兇一點,我喝了常怕口腔內要起泡,山西的汾酒與北京的蓮花白雖然可喝少許,也總覺得不很和善。日本的清酒我頗喜歡,只是仿佛新酒模樣,味道不很靜定。蒲桃酒與橙皮酒都很可口,但我以為最好的還是勃闌地。我覺得西洋人不很能夠了解茶的趣味,至于酒則很有工夫,決不下于中國。天天喝洋酒當然是一個大的漏卮,正如吸煙卷一般,但不必一定進國貨黨,咬定牙根要抽凈絲,隨便喝一點什么酒其實都是無所不可的,至少是我個人這樣的想。

喝酒的趣味在什么地方?這個我恐怕有點說不明白。有人說,酒的樂趣是在醉后的陶然的境界。但我不很了解這個境界是怎樣的,因為我自飲酒以來似乎不大陶然過,不知怎的我的醉大抵都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精神的陶醉。所以照我說來,酒的趣味只是在飲的時候,我想悅樂大抵在做的這一剎那,倘若說是陶然那也當是杯在口的一刻罷。醉了,困倦了,或者應當休息一會兒,也是很安舒的,卻未必能說酒的真趣是在此間。昏迷,夢魘,囈語,或是忘卻現世憂患之一法門;其實這也是有限的,倒還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還要強大。我喝著酒,一面也懷著“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后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結果是借醇酒婦人以避禮教的迫害,沙寧(Sanin)時代的出現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國什么運動都未必徹底成功,青年的反撥力也未必怎么強盛,那么杞天終于只是杞天,仍舊能夠讓我們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時喝酒又一定另外覺得很有意思了吧?

(選自鐘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4),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周作人是現代小品文的倡導者與主要創作者,他把文藝當作是“自己的園地”,言志抒情,小品文這種文體不拘形式,適宜充分表現作家個性氣質。這篇散文以“酒”為中心,侃侃談到釀酒、酒工、酒具、酒的類別、酒的趣味等,文思散淡、跳躍,文筆時常斜枝旁出,如同三五好友促膝閑聊,自由不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国产大片免费天天看|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麻豆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亚洲色图综合网| 7777奇米影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性|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剧情| 久草免费手机视频|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 |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国产一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国语视频 | 男人精品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男女做性猛烈叫床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热带雨电影无删减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粉嫩泬免费观看| 一级特黄录像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观看| 日日夜夜嗷嗷叫|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