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論
嚴復翻譯英國人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名之為《天演論》。他于1898年譯成中文,并加了按語。后編入《嚴譯名著叢刊》中,它是研究嚴復思想的重要資料。
甲午戰爭失敗以后,帝國主義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它們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妄圖滅亡中國。1895年,日本政府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進一步加深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更清楚地暴露了清朝統治者賣國投降的反動本質,也促使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嚴復為了挽救民族國家的危亡,主張學習西方,變法圖強。他提倡西學、新學,反對舊學、中學,大量翻譯西書,《天演論》就是其中的一部。此外還翻譯多種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著作。
《天演論》在哲學思想方面提出唯物主義進化論的思想。說“物競天擇二義,發于英人達爾文。達著物種由來一書,以考論世間動植物類所以繁殊之故。”“而萬類之所以底于如是者,咸其自己而已,無所謂創造者也。”認為動植物以及整個世界的形成,都是自身不斷進化的過程。還強調“物競天擇”。指出“物類之生乳者至多,存者至寡,存亡之間,間不容發。其種愈下,其存彌難。此不僅物然而已。”認為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要求中國如能順應這種“天演”規律,就會由弱變強,否則將會“亡國滅種”?!笆枪侍煅葜?,可一言而盡也,……進者存而傳焉,不進者病而亡焉?!钡痔岢錾镞M化不是內因,而是外因?!按笞种畠?,質力相推,非質無以見力,非力無以呈質”,這種進化論,是一種庸俗進化論。主張量變、漸進,否認質變、飛躍。主張改良,否認革命。在認識論上,認為客觀事物是“因”,人的認識是“果”,肯定“有外因,始生內果”。但又認為“因”與“果”是否一致,則不可知?!拔崴?,不逾意識”,“是實非幻者,惟意而己”。這是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天演論》上半部是唯物論,下半部是唯心論。上半部主要講生物界的進化發展,宣傳科學的達爾文主義。下半部主要講社會進化發展,以生物界的自由競爭代替社會上的階級斗爭,則是反動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它在當時有很大影響,對于戊戌變法起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