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于鄴》原文與賞析
于鄴
遠天明月出,照此誰家樓。
上有羅衣裳, 涼風吹不休。
于鄴,字武陵,以字行,杜曲(今陜西西安市附近)人。大中時, 舉進士不第,遂絕意功名,往來商、洛、巴蜀,以賣卜為生,晚年居嵩陽別墅。《全唐詩》編存其詩一卷。
這首詩題為《高樓》,實為詠樓上之人。以“羅衣”顯示其為婦女,以“涼風”透出孤棲的怨情。
“遠天明月出,照此誰家樓”,景中含情,意在言外。遠天明月出,設景宏闊,境象明麗,言“遠天”暗寓被思念者流落于天涯海角,寫“明月”,既構成朗潔的夜景,又激起閨中懷遠的情思。“照此誰家樓”,明月照高樓,樓中有人愁,以“誰家”這一不確定的設問,顯示所寫對象并非專指,緣此使人產生茫茫渺渺之感。
“上有羅衣裳,涼風吹不休”,“上”緊接“樓”而來,“羅衣裳”言樓上所居者系女子。“涼風吹不休”,乃從羅衣上可看出。風吹羅衣,仍佇立樓頭,在眺望,在等待,想象著良人可能也在那里仰望明月,遙念故鄉。詩中雖然未明言她的惆悵、怨恨,而其情已彌漫紙面,浸透人心。
此詩寫得閑雅秀亮, 自有其取勝之處。黃生《唐詩摘抄》說:“詩詠樓中之人,而題但曰‘高樓’,此命題高處。詩亦不顯言其人,而但曰‘上有’云云,此措詞雅處。”還應補充說“滿腔閨怨,以涼風吹出,此匠心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