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唐)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今屬河南)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21歲中進士。唐順宗永貞元年(805),他和柳宗元一起參與王叔文等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貶,劉禹錫也被謫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當時他才33歲。9年后,他被召還京都,因為玄都觀的題詩觸犯執政者,又被發落到連州(今廣東連縣)去做刺史。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死時71歲。
他是唐朝著名的樸素論的思想家,寫過三篇《天論》,繼柳宗元的《天說》進一步闡發了無神論的思想,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此外,他還提出過“法治”的社會思想,與封建社會的特權觀念也是相對立的。早年與柳宗元齊名,世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世稱“劉白”。他的詩歌能反映社會現實,格調清新,韻律優美,善用比興,具有民歌特色。他也是古文運動的主將之一,用散文寫了不少哲學論文和政治論文,語言雄健,析理透徹。有《劉夢得文集》傳世。
入選教材作品
1?!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教材八年級上冊,語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二冊)
2。《陋室銘》(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教材八年級上冊,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八年級下冊,語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二冊)
3?!肚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