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白頭吟
卓文君
【原文】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1]。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2]。
今日斗[3]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4]。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5]!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6]為!
【注釋】
[1]皚、皎:都是白的意思。
[2]兩意:二心,指情變。決:別。
[3]斗:盛酒的器具。
[4]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貌。御溝:流經御苑或環繞宮墻的溝。東西流,即東流。“東西”是偏義復詞。這里偏用東字的意義。
[5]竹竿:指釣竿。裊裊:動搖貌。蓰(shāi)蓰:形容魚尾像濡濕的羽毛。
[6]錢刀:古時的錢有鑄成馬刀形的,叫作刀錢,又稱為錢刀。
【作者介紹】
關于此篇的作者,有人謂卓文君。晉葛洪《西京雜記》說:“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也有人認為是漢代一位被遺棄的婦女對負心人表示決絕的民歌。此處暫從前者。
卓文君(公元前175—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四川臨邛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賞析】
《白頭吟》為漢樂府古辭。最早見于《玉臺新詠》,題為《皚如山上雪》。《白頭吟》古辭二首,一為晉樂所奏,載于《宋書·樂志》,即大曲《白頭吟古辭五解》,與本篇內容相同而篇幅略長;一為本篇,《樂府詩集》收人《相和歌辭》中的《楚調曲》。因其中有“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句,故名《白頭吟》。郭茂倩釋為“疾人相知,以新間舊,不能白首,故以為名”。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的棄婦形象,不僅反映了封建社會婦女的婚姻悲劇,而且著力歌頌了女主人公對于愛情的高尚態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視情義,鄙夷金錢;要求專一,反對“兩意”。當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專之后,既沒有絲毫的委曲求全,也沒有瘋狂的詛咒和軟弱的悲哀,表現出了婦女自身的人格尊嚴。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靜而溫和地和負心丈夫置酒告別,氣度何等閑靜,胸襟何等開闊!雖然她對舊情不無留戀和幻想,但更多的卻是深沉的人生反思。
全詩十六句分四節,每四句一節,每節意思轉進一層。首節以高山白雪、云間皎月起興,以明凈素潔的形象自誓并點明決絕的原因。次節正面寫決絕。第三節寫女子對純真愛情的憧憬。第四節對只重金錢不重愛情的男子進行譴責。
詩中的女主人公性格特征十分鮮明,既忠貞執著、果斷堅強,又溫柔委婉、自傷情多。與一般漢樂府古辭用質樸的口語敘事不同的是,此詩多用優美的書面語言,以形象比興抒情,用疊字如“凄凄”“裊裊”“蓰蓰”,在斬釘截鐵的語氣中回環往復,含蓄精警,將女子品格的貞潔和內在精神的光芒展現得令人仰望。
下面說的內容,可以作為此詩的一個注腳。
司馬相如娶得美人歸之后,經歷一番波折,終于在事業上嶄露鋒芒,被舉薦做官。他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里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為此,卓文君便寫了這首《白頭吟》,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向往以及一個女子獨特的堅定和堅軔,也為她們的故事增添了幾分美麗的哀傷。
終于,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后,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夫君對自己“無意”的暗示?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凄怨的《怨郎詩》與《訣別書》,其愛恨交織之情躍然紙上。
《怨郎詩》曰: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飄零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訣別書》曰: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于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后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