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楊萬里
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這是一首色彩鮮明的“山林秋色賦”。在詩人的筆下,烏臼、楓樹,漫山遍野,一片火紅;在這紅色的山林間,一棵高大挺拔的青松,繁枝茂葉,蒼翠欲滴。遠遠望去,此景此境,真可謂“萬紅叢中一點綠”了。
詩人把山林秋色寫得如此熱烈,如此充滿生機,反映了詩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但是,詩意的熱烈,詩情的樂觀,遠不止于表現在色彩上,更表現在詩歌的神韻上。詩人將自己熱烈樂觀的感情注入烏臼、小楓、孤松等山間樹木之中,將它們一一人格化,使作品以其勃勃生機和盎然情趣感染讀者,愉悅讀者,讓讀者于潛移默化之中獲得積極向上的思想熏陶。
詩人賦予烏臼以勤勞、敦厚、拙樸的性格。“烏臼”,即烏臼樹,其葉于秋天變紅,結子為黑褐色。詩人把烏臼的自然特點,擬人化為性格特點,說它勤勤懇懇地為大地做了一輩子的老染工,把大地染成紅色;可是,它在料理自己子孫后代的時候卻犯了錯誤,竟將鐵皂錯當成猩紅,把自己的種子染成了黑色。詩人好象在嘲笑烏臼的一時失誤,但烏臼的失誤正反襯了它平生為大地所作的貢獻,是在親切的調侃之中描繪了烏臼的拙樸和敦厚,贊頌了它可敬可愛的品格。
小楓則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形象。秋天的楓葉經霜之后,顏色鮮紅,極為艷麗。對這一特點,詩人把它想象為是楓樹偷喝了仙酒之后,醉得滿臉通紅。“小”字的使用,傳達了詩人對楓樹特別喜愛的感情。一個“偷”字,與“小”字相應,活靈活現地描繪了小楓的調皮和淘氣;它為了遮掩自己的醉容,竟又躲到松樹背后,央求青松來幫忙。“倩”字(請,央求)一用,小楓的性格又深化了一層:它不只是調皮和淘氣,而且表現得非常聰敏和黠慧。小楓性格的這一發展,因其出人意外而更覺可愛。
作品的最后兩句,詩人用一個常人視為丑極、壞極的大貶之詞“偷”來寫小楓的舉動,又用一個轉折副詞“卻”去形容小楓的滑頭,貌似貶責和不滿,實則是喜之極、愛之至。將愛意托之貶詞,流露了詩人對山林秋色無比喜愛的真情,表現了詩人詼諧風趣、善謔愛嘲的詩風。這一切,又都體現了詩人樂觀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