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大堤曲
李白
【原文】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1]暖。
佳期[2]大堤下,淚向南云[3]滿。
春風無復情,吹我夢魂散。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注釋】
[1]大堤:在襄陽城外,東臨漢江,西至萬山。
[2]佳期:指美好的春曰。
[3]南云:指思念家鄉或是懷念親人之詞。陸機的《思親賦》中有:“指南山以寄款,望歸風而效誠。”
【賞析】
《大堤曲》,南朝樂府舊題,屬于《清商曲辭》。李白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當時李白曾一度離開安陸(今屬湖北)北游襄陽(今屬湖北)。這首詩當作于李白游襄陽之時,是懷人之作。
詩中寫戀人失約之痛,詩人觸景傷情,抒發的是作者久別家鄉,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之情。
“佳期大堤下”“不見眼中人”是全詩的脈絡。首二句寫景,與失約之痛成反襯;三四句言本相約大堤,不見對方赴約,故南望而流淚;五六句言不唯不見,就連相見之夢也不做,而歸罪于春風“吹散”;末二句言因不見戀人,覺時光過得很慢。
全詩意似直述,筆實曲折,顯示出情深意遠、婉轉流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