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堤謠·黃生》原文與賞析
黃生
挑土筑堤堤欲高,卷柳下樁樁欲牢。公差持梃旁岸立:“官府命我督汝曹?!薄肮钫埼鹋?役夫敢一語:官家費金錢,役夫抱空肚。肚饑手慢杵力微,瘦軀那復受棰楚?”破衣當風不掩脛,死便埋著堤下土。堤工告成萬命殘,護堤使者仍加官。
黃生(1622—1696)字扶孟,號白山,安徽歙縣人。明時秀才,入清后不仕。以研究杜甫詩著名,有《杜詩說》以及《一木堂詩稿》。
清代治河工程十分腐敗,大量經費均被經辦人侵吞。黃生的這首《筑堤謠》寫筑堤民工的痛苦,以對話形式表現,新穎別致,深刻有力。
詩的開頭兩句寫筑堤。筑堤,一是挑土,一是下樁。堤要高,挑土則要多。堤要牢,就卷柳下樁。卷柳,是將柳條和土石卷在一起。堤既要高又要牢,公差的要求就嚴格了,民夫的負擔也相應加重了。這就為下文展開公差與民夫的矛盾奠下了基礎。以下便以公差和民夫的對話展開了富有戲劇性的情節。
“公差持梃旁岸立”,拿著木棍,傍著堤岸站立,純然是督工的架勢,大聲呵責:“官府命我督汝曹。”他一方面嚴加督管,一方面推卸責任,貌似為官府盡責,實為狐假虎威。民夫的回話則予以無情的揭露,先請公差“勿怒”,繼而擺出無可辯駁的現實?!肮偌屹M金錢,役夫抱空肚”,既然是官府命你督工,官府又花了大量的經費,那又為什么我們都吃不飽呢!“肚饑手慢杵力微,瘦軀那復受棰楚”!腹饑手無力,自然動作緩慢,夯杵的力氣微弱;公差還“持梃”要加棰撻,怎能經受得了呢!民夫的話語,無疑提出官家的金錢被公差飽了私囊,語婉而諷,穎藏綿中。
詩的最后一段為作者的議論。這里的議論,不是空講道理,也不是烈語斥責,而是平平道來,舉重若輕,發人深省。“破衣當風不掩脛,死便埋著堤下土”,前面講了“食”,這兒寫了“衣”,前面講了“瘦”,這兒寫了“死”,既不重復,又程序加深。在這基礎上迸出結句:“堤工告成萬命殘,護堤使者仍加官”,長堤是萬千民夫的血肉筑成的,官吏的帽頂子是人民的鮮血染紅的。公差撈到了錢,又撈到了官,民夫送了命,化為土,這是多么慘痛的現實,又是多么尖銳的矛盾。
這首詩以敘起始,以議收束,中斷腹以公差與民夫的對話,事、情、理三者相統一,行文又富于變化,姿彩動人。同時用語淺白,不加藻飾,頗得謠諺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