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驢非馬
非驢非馬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非驢非馬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非驢非馬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非驢非馬 成語發音: fēi lǘ fēi mǎ 成語解釋: 不是驢;也不是馬。形容走了樣;什么也不像;不倫不類。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西域傳下 渠犁》:“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成語繁體: 非驢非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常與不倫不類連用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不倫不類  不三不四  查看更多非驢非馬的近義詞>> 反義詞: 一本正經  查看更多非驢非馬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屈以巡按使兼總司令,布告中外,非驢非馬,驚駭萬分。(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