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
姍姍來遲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姍姍來遲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姍姍來遲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姍姍來遲 成語發音: shān shān lái chí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女子走路遲緩從容的樣子。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成語繁體: 姍姍來遲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表示遲到的意思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姍,不能讀作“cè”。 近義詞: 緩不濟急  蝸行牛步  查看更多姍姍來遲的近義詞>> 反義詞: 爭先恐后  捷足先登  查看更多姍姍來遲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黃遠庸《虛三級省制案之輪廓》:“蹉跎復蹉跎之省制案中,被以奇異之服色、姍姍來遲者,則所謂虛三級省制案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