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子竊錢案文言文翻譯|注釋 盲子竊錢案文言文啟示
盲人竊錢案是一則文言典故,出自清代胡文炳著作《折獄龜鑒補》,講的是一個聰明的瞎子偷了小販五千銅錢,后被發現的故事。
【文言文】
有瞽者與販者同宿旅店,竊販者錢五千,次晨相哄鳴于官。官即提訊,問販者錢有無記認,販者曰:“此乃日用之物,有何記號!”問瞽者,對曰:“有記。吾錢系字對字、背對背穿成?!睂χ际?。販者不服。官命瞽者伸手,則兩掌青黑,銅痕宛然,其為摸索一夕而穿無疑。乃責瞽者,而令販者取錢去。
【翻譯】
有個盲人和商販一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商販五千銅錢,第二天早晨他們互相爭吵著報官??h官當即提審,問商販銅錢上有沒有做過記號時,商販說:“這是我每日要使用的錢,有什么記號!”縣官問盲人,盲人回答說:“我做了記號,我的銅錢是有字的一面對著有字的一面,沒字的一面對著沒字的一面穿起來的。”縣官叫人驗證,確實是這樣。商販不服??h官命令盲人伸開兩手,就看到他兩個掌上留著青黑的顏色,銅錢的痕跡十分清晰,這一定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h官就責罰盲人,并且命令商販拿錢離開。
【注釋】
1)瞽者:盲人。瞽(gǔ):盲。
2)次晨:第二天早晨。
3)錢:銅錢。
4)哄:爭吵。
5)鳴官:到官府去告狀。
6)訊:審問。
7)記認:記號。
8)乃:是。
9)系:是。
10)字:有字的一面。
11)背:無字的一面。
12)對之良是:核對銅錢確實是這樣。
13)則:果然。
14)宛然:十分清晰的樣子。
15)為:是。
16)去:離開。
17)是:這樣。
18)良:確實。
【啟示】
《盲子竊錢案》告訴了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