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好服紫文言文翻譯|注釋 齊桓公好服紫的啟示
文言文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xiù:氣味)。’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翻譯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整個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正在那個時候,幾匹沒染色的布都換不回一匹紫色的布。齊桓公對此十分憂慮,對管仲說:“我喜歡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貴,整個都城的百姓喜歡穿紫色衣服的風氣不消失,我該怎么辦呢?”管仲說:“您想制止這種情況,為什么不試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對身邊的侍從說:‘我非常厭惡紫色衣服的氣味。’身邊大臣中有穿紫色衣服來進見的人,您就說:“稍微退后點,我厭惡紫色衣服的氣味。’”齊桓公說:“好的。”從這天開始,沒有侍衛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國都中也沒有人穿紫色衣服了;過幾天,國境之內沒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注釋
(1)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姓姜,名小白。
(2)好:喜歡。
(3)服紫:穿紫色的衣服。
(4)服:把……作為衣服(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5)國:都城。
(6)五素不得一紫:五匹生絹換不到一匹紫色的(絹)。素:未染色的絹(絲織品)。
(7)患:以......為患,為憂。
(8)管仲:字夷吾,春秋時齊國的丞相,助齊桓公稱霸。
(9)臭(xiù):氣味。
(10)左右:身邊的近臣。
(11)郎中:官名,侍衛近臣,此處泛指宮中官員。
(12)甚:很。
(13)惡(wù):厭惡。
(14)適:正好。
(15)進:晉見。
(16)少:稍稍。
(17)卻:退。
(18)衣:穿衣服。
(19)其明日:(到了)第二天.。
(20)境內:國境內。
啟示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齊國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說明老百姓對偶像或權威人物的審美取向是非常趨同的。
《齊桓公好服紫》以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誡人們,上行下效。居上者,要以身作則;居下者。不要盲從。
作為領導人或具有社會影響的公眾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須謹慎,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影響,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