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擊鼓文言文翻譯注釋 幽王擊鼓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周宅酆(也寫作“豐”)、鎬(1),近戎(2)人。與諸侯約,為(3)高葆(4)于王路(5),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6)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7)至,幽王(8)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9)大說(10),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11)擊鼓,諸侯兵數至而無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驪山(12)之下,為天下笑。(選自《呂氏春秋》)
【翻譯】
周朝的都城建在豐、鎬(今作“豐都”),接近西戎。(周幽王)與諸侯約定,在大路上建一座高堡,把鼓放在高堡上,遠近都可以聽見鼓聲。如果戎寇到了,就以鼓聲相傳信息,諸侯的軍隊都要來救幽王。戎寇曾經來過,幽王擊鼓,諸侯的軍隊都來了。紛亂擾攘、熱鬧歡騰,褒姒高興地笑了。幽王想看見褒姒的歡笑,于是幾次擊鼓,諸侯的軍隊幾次來都城都沒有戎寇。到了后來戎寇來了,幽王擊鼓,諸侯的軍隊都沒有來。幽王就死在驪山山腳下,被天下人恥笑。
【注釋】
周宅酆(fēng)、鎬(hào):周朝建都在酆、鎬,都在今陜西長安縣附近。宅,定都,這里指處于。酆:古代地名,在今陜西省戶縣東。鎬:古代地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經建都在這兩個地方。
近戎: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數民族。
為:修建
高葆:堡壘一類的建筑物。
王路:官道。王,大。
即:如果。
嘗:曾經。
幽王: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宮涅(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間在位,共11年,謚號幽王,是西周最后一個天子。文中的周幽王是一個昏庸無道,把擊鼓示警視同兒戲,結果失信于諸侯,招致滅頂之災的人。
褒姒(bāo sì):周幽王的寵妃,后立為皇后。
說:通悅,快樂,喜悅。
數(shuò):多次,屢次,下同。
驪山:山名,又作“麗山”,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南。
【啟示】
周幽王的過錯在于失信于諸侯。
啟示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優秀品質。不要像周幽王一樣,戲弄別人最終沒有好下場。丟掉了“誠信”,不僅害人,也會害己。這提醒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必須牢記: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平常人要講誠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為官者要取信于民。執法者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可玩忽法令,對于上級的指令不要盲目聽從,要自己冷靜判斷事情的對與錯,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