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教帝學書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③學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④。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⑤,數遣內侍⑥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或詢其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⑦稱善,恐帝不復用意。”其后,帝筆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⑧益也。
【翻譯】
宋太宗統治的時候,有個名叫王著的人學習王羲之書法,(很快就)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要領,被太宗任命為翰林。太宗在處理政務之余,喜歡練習書法,曾經數次讓內侍拿著自己的作品讓王著品評,但每次王著都說不夠好,于是太宗更加用心地去練習。太宗再一次讓侍從拿著他新寫的字去問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和起初一樣。有人詢問王著的用意,王著說:“皇上的書法本來就很好了,但如果馬上說書法寫得好,恐怕皇上不再會像原來一樣用心了。”這之后太宗的書法精妙絕倫,超過了很多以前的著名書法家,世人說這都得益于王著的勉勵。
【注釋】
⑴太宗:宋太宗趙匡胤。⑵王著:宋朝人,字知微,官至殿中侍御史。⑶朝:一代君主的統治時期。⑷右軍:指東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⑸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⑹聽政:處理政務。⑺筆札:書法。⑻內侍:此指太監。⑼數(shuò):多次。⑽遽:匆忙。⑾規:勉勵,勸勉。⑿益:得益。⒀或:有的人。⒁固:本來,原來。⒂臨:面對。⒃用意:用心。意,內。(17)示:讓。(18)遣:派,讓。(19)善:足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