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頗償甕直文言文翻譯|注釋|啟示
文言文
澠池(1)道中,有車載瓦甕,塞于隘路(2)。屬(3)天寒,冰雪峻(4)滑,進退不得。日向暮(5),官私客旅群隊,鈴鐸(6)數千,羅擁在后(7),無可奈何。有客劉頗者,揚鞭而至,問曰:“車中甕直幾錢(8)?”答曰:“七八千。”頗遂開囊取縑(9),立償之。命僮仆登車,斷其結絡(10),悉推甕于崖下。須臾,車輕得進,群噪(11)而前。
翻譯
澠池道中,有一輛大車載著瓦甕,堵塞在狹窄的路上。正趕上天氣寒冷,道路結冰,又陡又滑,進退兩難。天色將晚,公家的和私人的旅客成群結隊而來,數千車馬擁擠在后面,毫無辦法。這時,有一個叫劉頗的旅客,催馬趕來,問道:“車上的甕能值多少錢?”回答說:“七八千。”劉頗立即打開包裹取出細絹付了錢。(劉頗)命令仆人上車,把纏繞的地方截斷,全部將甕推到山崖下。不大一會兒,車載輕了,可以順利前行,后面的車隊也喊叫著前進了。
注釋
(1)澠(miǎn)池:地名,今河南省澠池縣。
(2)隘(ài)路:險要的路段。隘:險要的地方。
(3)屬:適逢,恰好。
(4)峻:高而陡峭。
(5)日向暮:天快黑了。向,漸近。暮,傍晚。
(6)鈴鐸(duó):指車馬。
(7)羅擁在后:羅列簇擁在后面。
(8)車中甕直幾錢:車里的甕值多少錢。直,通“值”。甕,一種盛水、酒的陶器,口小而腹大。
(9)頗遂開囊取縑(jiān):劉頗就打開口袋取出細絹。縑,一種細絹,古時充當貨幣進行商品交易。
(10)絡:纏繞,纏裹。
(11)噪:喧嘩,很多人一起叫嚷。
啟示
《劉頗償甕直》中可以看出劉頗是一個當機立斷,懂得取舍的人。《劉頗償甕直》啟示我們:做事要冷靜思考,多頭腦,面對問題不慌張,冷靜而果斷地處理問題。